首辅煌煌华夏
第二百三十九章:政治的动态平衡性(第2页)
陆远举出一个例子:“比如说织造局装了一船丝绸,其价值为五千两白银,走上海出港,则上海的港口收两成税,即一千两,市舶司从南洋运来一船香料,价值为一万两银子,入港同样要收两成税,即两千两,这就是个举例,具体收多少关税,到时候咱们再酌情来定。
这话说的天真烂漫,谁也不信陆远真那么单纯,因此不着急说话,等着陆远的下文。
“可这成本才多少银子。”徐阶不满道:“一匹上好的苏绣,国内才卖十两银子,卖出去就是五十两开外,精磨的细盐,国内一斤才不过十文钱,可是卖往海外值接近一百文!十倍啊。”
成本给国家,利润归嘉靖。
“在南京设立内阁?”
所有人这才松出一口气,有回报就行,总不能白白替皇帝干事。
真是这般追求,那国家只能是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
人入内阁,但是留南不留北,这相当是把整个江南都让给陆远来管了。
除了要抢进出口的贸易之外,也是要用关税来限制司礼监为皇帝攫取财富的速度。
屋内响起一番嘈杂声,韩士英咳了两声压下议论:“既然伯兴说支持那咱们就支持,不过,皇上是什么态度。”
陆远又说道:“一开始皇上打算在南京也设立一个内阁出来,让我出任首揆组阁。”
“北京有内阁有皇上,南京只有内阁?那岂不是说江南六省一直隶做什么事都名正言顺了。”
君臣之间这种权力和利益带来的矛盾是一定存在的,也是一定会不停诞生的,但是要学会容忍矛盾的存在而不是一味追求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说西风压倒东风,非得对另一方赶尽杀绝才算胜利。
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陆远摇了摇头:“这么做,整个国家还不乱套,尤其是北方士林只怕会一夜之间炸锅,对咱们整个江南口诛笔伐,江南本就比北方富裕,如今再拥有完全独立的内阁,南北失衡将会极其严重,过不了几年矛盾一定完全激化,南北内战不可避免。”
张治问话道:“谈的怎么样,咱们是支持还是不支持。”
皇权增强的同时,士权也要得到增强。
面对着这些询问,陆远点了点头,一屁股坐到为自己留的空位,接过都察院右都御史岑骏声送来的茶水沉吟开口。
这话说的天真烂漫,谁也不信陆远真那么单纯,因此不着急说话,等着陆远的下文。
“可这成本才多少银子。”徐阶不满道:“一匹上好的苏绣,国内才卖十两银子,卖出去就是五十两开外,精磨的细盐,国内一斤才不过十文钱,可是卖往海外值接近一百文!十倍啊。”
成本给国家,利润归嘉靖。
“在南京设立内阁?”
所有人这才松出一口气,有回报就行,总不能白白替皇帝干事。
真是这般追求,那国家只能是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
人入内阁,但是留南不留北,这相当是把整个江南都让给陆远来管了。
除了要抢进出口的贸易之外,也是要用关税来限制司礼监为皇帝攫取财富的速度。
屋内响起一番嘈杂声,韩士英咳了两声压下议论:“既然伯兴说支持那咱们就支持,不过,皇上是什么态度。”
陆远又说道:“一开始皇上打算在南京也设立一个内阁出来,让我出任首揆组阁。”
“北京有内阁有皇上,南京只有内阁?那岂不是说江南六省一直隶做什么事都名正言顺了。”
君臣之间这种权力和利益带来的矛盾是一定存在的,也是一定会不停诞生的,但是要学会容忍矛盾的存在而不是一味追求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说西风压倒东风,非得对另一方赶尽杀绝才算胜利。
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陆远摇了摇头:“这么做,整个国家还不乱套,尤其是北方士林只怕会一夜之间炸锅,对咱们整个江南口诛笔伐,江南本就比北方富裕,如今再拥有完全独立的内阁,南北失衡将会极其严重,过不了几年矛盾一定完全激化,南北内战不可避免。”
张治问话道:“谈的怎么样,咱们是支持还是不支持。”
皇权增强的同时,士权也要得到增强。
面对着这些询问,陆远点了点头,一屁股坐到为自己留的空位,接过都察院右都御史岑骏声送来的茶水沉吟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