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前往成都(第3页)

 刚到大门口,就被墙上的学院创立过程惊艳了一下,不愧是古人。

 这样写道:

 千里长江湾环若带,生生不息,吁唏呼,岂无贤豪挺生也哉!

 吾乡中子弟,聪灵可取,然造诣必因乎人事。无如地太边鄙,汉少夷多;或囿于习俗,视读书为末务,或迫于境遇,欲肄业而无资。无惑乎!

 吾欲竭栽培之力,故变卖家产,遂分鹤俸,急于鸠工巧,建立学舍一所,题其名曰"果山书院"。买置田产15亩份,共收租谷九十二石二斗,以作来年延师修金及诸生童纸笔书籍之费。

 惟冀后辈,守望相助,鑫鑫柴火,可燃万古,善莫大焉。

 一看都是有才之士书写。

 到了考试的时间,进门后,被带到布局是一间一间的考试现场,监考老师不停的走来走去,唯恐作弊,可是怎么难,对于拥有互联网的年轻人,再难,都是开卷考试。

 走到考场6号坐下,铺开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