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痛击孙权三三冲锋制

第165章 出发番禺(第3页)

 蒋琬本就对南中支出巨大不满,毕竟南中只要维持基本稳定,给大汉提供铜铁和颠马就行,不需要大费周章去发展。 

 诸葛亮其实也不想大费周章去治理,但是那是陛下推行的政策,自己作为臣子,只能批复,他不是曹操,陛下的决定只要是对的,他都得支持。虽然和他北伐有些背道而驰,但是他内心是知道,陛下治理南中的政策都是对的。 

 “没有,陛下打下交趾了。” 

 诸葛亮把文件递了上去,可是表情却没有太大喜悦。 

 毕竟聪明如他,很快就会想到陛下打下交趾,就会去打广州,今年过年孙权估计要炸锅。 

 赢是赢了,但是曹魏强大,大汉和东吴在南边又打起来,真的好吗? 

 作为大战略家,诸葛亮的眼光格局都是一流的,大汉东吴内耗,只会便宜了曹魏。 

 而且从曹睿收买李邈搞事就可以看出,曹睿是一个极具谋略和手段的君主。更加让诸葛亮不安的是,曹睿还如此年轻,一旦自己撒手人寰,陛下以后该怎么办? 

 “太好了!“ 

 蒋琬心里大喜,交趾四十年的财富,正好解决成都的财政问题,等等,可惜这么远,这要如何运过来? 

 “丞相,这还有陛下的另一份文件。” 

 杨仪把另一份文件递了上来。 

 诸葛亮打开一看。 

 “国债?” 

 诸葛亮微微皱眉,给杜家,胡家,罗家发行大量国债,让他们拿着国债去交交趾兑现。 

 物资过不来,那就把人搬过去,这方法简直绝了。 

 而且,把杜家,胡家,罗家的大部分产业搬过去,很利于大汉瓦解益州的士族势力,让大汉政权更加稳固,绝对的一箭双雕。 

 “国债?直百钱吗?” 

 蒋琬急了,这可是费了好大劲才废除的,这东西对百姓伤害巨大。唯一的好处就是,百姓稀里糊涂的,根本不知道为何被压榨了。 

 “不是,是国债,以国家信誉为基准的借贷合约。” 

 诸葛亮摇着扇子,这可比刘白的直百钱健康多了。只要大汉能履行合约,这个政策就能筹措军费,打赢了又能兑现,如此循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