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北伐的难点(第2页)
地图标注很详细,相父讲的也透彻,执行起来的成功率其实也很高。可以说,如果当年马谡么丢街亭,丞相真能断陇成功,不过这个计划也有问题。
“马超已死多年,马岱虽然是从弟,但是在西凉并无声望,想要依靠马氏短时间内安定西凉,绝非易事。”
刘禅提醒道,他不怀疑相父的治理能力,但是西凉不稳,你就没法跟人去关中决战。
“老臣已经制定了一套安抚西凉的策略,请陛下过目。”
诸葛亮自然也清楚,马岱没法代替马超,但是他对自己的内政能力很有把握,所以他也有信心三年安定西凉。
刘禅看着文件,感叹着相父的治理能力,他能一年平定南蛮,绝非偶然,而是总能准确的抓住核心矛盾。
如果历史上诸葛丞相断陇成功,大概率有三种结局,第一种是相父亲历亲为,被西凉士族刺杀,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出师表里面的向宠怎么死的?想要快速安定一个地域,只有靠下基层。
第二种,也是概率最大的,相父会被累死,又是安定西凉,又是组建骑兵,还得管成都后方那些鸡零狗碎,相父的身体绝对提前透支。
第三种,也是最理想的,相父组建了强大的骑兵,十万主力,三万骑兵,狩猎长安,击溃司马懿,还于旧都。这时候刚好到丞相的大限,估计就是后世刘裕的版本,折戟沉沙。
随着诸葛丞相的落幕,内忧外患之下,刘禅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刘禅本想拒绝相父的亲求,但是历史发生了改变,相父的北伐计划竟然是三年后。他不是迂腐之人,他向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此刻大汉打下交趾和广州,很多东西都要消化,这就注定不可能此刻发起北伐。
三年后,大汉更强,兵力更多,打起来自然胜算更大,考虑到秦岭问题,粮草补给问题,越多准备自然胜算越大。
“相父既然对自己的治理能力如此自信,要不和朕打个赌。“
刘禅收起文件,三年后北伐,还是打东吴,其实都不重要了,因为都可以。
“陛下,拿国家命运打赌,可不是好习惯?”
诸葛亮提醒道,陛下和虞意打赌的事他是知道的,虽然陛下赢了,但是做法上他还是很保留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