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痛击孙权三三冲锋制

第307章 改革法制(第3页)

 “朕准备成立监察巡视官职,每月巡视一次,但凡有冤情,都可以直接呈报中央,你意下如何?” 

 现在不打仗,刘禅开始改革国家的执法体系,这时候没有威信抖音,地方官员只手遮天,百姓无处伸冤自然就只能放下法律的武器,选择武力复仇。 

 “陛下所言倒是极好,但是官员向来容易互相包庇,所以最好再成立一个民间组织。” 

 孟光提议道,有两个组织相辅相成,自然就会更加成熟。 

 “陛下不是在新建学校吗?教书育人,作为教员,自身人品想必更经得起考验,不如便赋予学校直属上奏的权力。” 

 山涛提议道,不愧是大才,学校的先生都是文化人,都具备写状子的能力,而且新成立的部门,更加纯洁。 

 “这个主意不错。” 

 刘禅心里很是满意,不愧是竹林七贤之首,就是牛掰。 

 “陛下,蒋琬向朗前来汇报工作。” 

 小尹报告道。 

 “宣。” 

 蒋琬和向朗看到孟光顿时脸色不好,他们觉得孟光就是为了自己有个好名声,所以经常没事找事,催毛求疵,此刻陛下请他喝汤,莫非是这家伙告我们状,陛下厌恶我们了。 

 “还愣着干嘛?慢了可就喝完了。” 

 刘禅招呼两人来喝汤,这时候生产力不高,肉食可是比较奢华的。 

 两人倒不是贪这一口汤,实在是他孟光吃得,我们两个丞相府的主簿还吃不得了? 

 “朕决定把廷尉部门分出来,改为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专门处理法律问题。” 

 刘禅提议道,后世的刑部,大理寺,监察院,还是要比大汉时期的廷尉执法要更加先进一些。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又能互相监督,能更好的推行公平公正。 

 后世遇到大案,皇帝经常会下令三司会审,也就是三个部门集体审查,基本上到了这一步,就没有什么徇私舞弊可言了。 

 孟光主掌刑部,也就是最严苛的执法部门,大理寺就比较温和,可以处理那些需要和稀泥的事。检察院主要就是审查所有案子,发现猫腻就打回去重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