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曹睿下定决心(第2页)
“陛下,汉中乃是西蜀之咽喉要害所在。此次大战,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三场胜利。其一,若是能在岐山获胜,这只能算作一场小胜;其二,如果能够攻克汉中,则堪称一场大胜;其三,唯有彻底剿灭西蜀,方可称得上是大大的胜利。”
曹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似乎对辛毗的见解颇为认同。辛毗进一步阐述道:
“刘禅这些年虽然颇有作为,但是毕竟年轻,眼界势必局限在岐山,若是能持续施压,让刘禅抽点汉中精锐前往岐山,到时候襄樊的司马大都督就能发动突袭,若是能一举拿下汉中,且不说西蜀主力孤玄岐山,大军顺势而下,直逼成都,西蜀顷刻之间就有灭国之危。”
众大臣闻此言论,有的频频颔首表示赞同,有的则面露疑虑之色。曹睿沉思片刻后说道:
“辛爱卿所言不无道理。然而,要实现这三步取胜之计并非易事。且不说岐山之战充满变数,就算刘禅抽调汉中精锐,以汉中的险要,攻打起来又谈何容易?”
曹睿反驳道,他其实内心赞成辛毗的战略,但是此刻让曹真抗压,到时候灭国大功被司马懿拿了,这总归对曹氏宗亲不利。辛毗连忙答道:
“陛下圣明。但正所谓兵行险招,若想成就大业,必要有非凡之勇气与气度。微臣相信,以我大魏之国力、军力,只要筹划得当,定能克敌制胜。”
人群之中闪出两个人影,定睛一看,原来是王朗和华歆二人挺身而出。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后,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阐述起与西蜀拼发展的策略来。
“诸位,依我之见,其一,我们大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应当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生产,广积粮多屯兵;其二,积极和东吴发展商贸,建立合作关系,挑拨东吴和西蜀关系,待到东吴和西蜀大战,便可渔翁得利;其三,积极培养人才,广纳贤士,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其四,加大对军事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打造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强大军队;待天时一至,必可一击灭国。”
王朗慷慨激昂地说道。华歆紧接着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