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痛击孙权三三冲锋制

第336章 作秀被打脸

 岐山堡,曹真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着一座宏伟壮观的观光台。 

 这座观光台高高耸立,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到周边广阔的景象。 

 他此次搭建观光台的目的可不简单,乃是要邀请少数民族的各位代表登上此台,亲眼目睹大魏军队的威武雄壮之姿。与此同时,王双正率领着三千名身经百战、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如猛虎下山般直扑向岐山下的汉军前沿阵地。 

 那里分布着两个规模不大但却相互呼应的军寨,每个军寨仅有区区五百人驻守。这两个军寨呈犄角之势而立,宛如两把锋利的匕首,一直以来都是令曹魏颇为头疼的存在。 

 想当年,姜维北伐之时,便屡屡采用这样的策略。他善于在一些关键险要之处设立两个小军寨,牢牢地钉在那里。若曹魏对其置之不理,待到真正展开大规模战斗时,这些小军寨便能迅速形成钳形攻势,给曹军带来巨大的压力与威胁。 

 然而,如果曹军选择主动出击攻打这些军寨,姜维又必定会瞅准时机,趁虚而入发动偷袭。如此一来,曹军往往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不过,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后来这一棘手的战略终被陈泰所识破并成功破解。陈泰深知不能轻易落入姜维的陷阱,于是他果断采取了分兵之策:一方面派遣大军严密监视姜维的主力部队,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方面则派出一支人数虽少但战斗力极强的精锐小队,悄悄接近汉军的军寨,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猛攻。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汉军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如果他们不去营救自己的军寨,那么寨中的士兵必然会心灰意冷,士气受挫;可要是贸然出兵援救,则极有可能遭遇曹军的埋伏,从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 

 由此可见,在绝对强大的实力以及足智多谋之人面前,力量相对弱小者想要实现逆袭翻盘几乎是难如登天之事啊! 

 秋收后的大地逐渐褪去了夏日的炽热,天气一天天转凉。 

 经过忙碌的生产季节,人们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憩时光,但对于军队而言,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此时的大魏,尽管还未到与西蜀展开最终决战的时刻,但战前的试探和摩擦却是必不可少的战略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