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决战开始(第2页)
不仅对刘禅的命令言听计从,全力配合其各项工作部署,更是深谙为人臣子之道,对于何时应当劝谏、何时只需点到即止把握得恰到好处。正因如此,刘禅对柳隐格外倚重和信任。
不多时,只见柳隐稳步踏入大殿,躬身行礼:
“末将柳隐拜见陛下!”
柳隐出身巴山派系,乃是李严麾下之人。
想当年,诸葛亮当政之时,李严与诸葛亮政见不合,双方明争暗斗不断。在此情形之下,柳隐自然难以获得那位权倾朝野的诸葛丞相的青睐与提携。
但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刘禅亲政,柳隐终于迎来了一展抱负的绝佳机遇。刘禅快步上前,亲自伸手扶起了柳隐。他目光温和而真诚地看着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将领,缓缓说道:
“柳将军,这一年多来,你率领众将士日夜兼程,不畏艰难险阻,一心只为修好这条河道,实在是辛苦至极啊!”
柳隐闻言,赶忙躬身施礼,恭敬地回答道:
“陛下过奖了,为国效力乃是末将应尽之责,不敢言苦。”
然而,尽管嘴上如此说,但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感到一阵温暖。能够得到皇帝的亲口称赞和关心,对于任何一个臣子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事实上,刘禅之所以让柳隐和吴懿带领士卒们苦苦修筑粮道,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粮草运输的问题。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艰苦的劳作,锤炼这些士兵们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拥有这样的韧性,军队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经受住各种考验,适应长时间的行军作战。
此时的柳隐深知皇帝的良苦用心,也明白自己肩负着何等重要的使命。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辜负陛下的期望,继续带领手下的将士们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公元 231年,正值金秋时节,大地被一片金黄所覆盖,秋风瑟瑟,吹过山川原野。
大好河山,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此时,曹魏大将军曹真正率领着他的雄师劲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