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痛击孙权三三冲锋制
第383章 汉中大战
暮色渐沉,军营中篝火熊熊,酒肉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司马懿端坐主帐,看着将士们推杯换盏,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
他轻抿着杯中酒,却始终保持着清醒——
这是他为数不多允许自己放松的时刻,但自律如他,永远不会让自己真正沉醉。
“父亲,奏报已经拟好了。“
司马师恭敬地呈上竹简,上面详细记录了此战的得失。
虽然折损不小,但擒杀关兴的功绩足以掩盖一切。司马懿接过竹简,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字迹,目光却飘向帐外渐暗的天色。
“把关兴的尸首好生收敛,运回洛阳与关羽合葬。“
司马懿的声音平静得不带一丝波澜。这个决定在他心中早已权衡再三——
既能在朝堂扩大自己的影响,又能借关羽之名在民间树立忠义的形象。乱世之中,忠义之名比千军万马更有分量。
司马师敏锐地察觉到父亲神色有异:
“奏报可有疏漏?“
“斥候可有消息传回?“
司马懿不答反问,眉头微蹙。
他总觉得关兴临死前的举动太过反常——那些被焚毁的公文,那些拼死掩护的举动,都像在掩盖一个更大的阴谋。帐外忽然刮起一阵冷风,吹得火把忽明忽暗。
司马师脸色骤变:
“父亲是怀疑曹爽走了子午谷?“
这个念头他曾有过,又迅速否定了——那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司马懿站起身,负手而立:
“关兴不惜焚毁所有公文,必是在掩护什么。“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两军对峙至今,已无秘密可言。除非...“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雨,开始淅淅沥沥地落下。司马懿望着帐外渐密的雨帘,忽然明白了关兴为何要以命相搏——
汉中南谷口,张郃身披重甲,端坐在高大的战马上,他的目光如鹰般锐利,紧紧地盯着前方的阵地。然而,他的心情却异常烦躁。
原来,蜀军已经巧妙地将原本用于运输物资的车辆改造成了坚固的战车,并以此构建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线。这使得南谷口的防御变得异常坚固,要想攻破它,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