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痛击孙权三三冲锋制

第385章 司马不救

司马懿的先锋军终于抵达了子午谷口,经过长途跋涉,士兵们都显得有些疲惫不堪。

 

司马师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心中暗自咒骂这恼人的天气。

 

“父亲,我们是否要立刻发动进攻呢?”

 

司马师看着前方险峻的地形和据险而守的蜀军,向司马懿请示道。

 

尽管下着雨,道路泥泞难行,但司马师对魏军的实力充满信心。

 

只要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猛攻,最快一周,最慢十天,肯定能够攻破蜀军的据点。

 

司马懿抬头看了看天空,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

 

“现在我们的后勤压力也非常大,如果我们救出曹爽,却无法供应足够的粮草,那后果将会如何呢?”

 

司马师顿时明白了父亲的担忧。

 

如果不能保证粮草的供应,士兵们可能会面临饥饿的困境,这不仅会影响士气,还可能导致军心涣散。

 

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父亲肯定会被指责为导致士兵饿死的罪魁祸首。

 

“陛下虽然心里清楚其中的缘由,但他很有可能会借此机会将您撤职。”

 

司马师分析道,

 

“毕竟,这场与西蜀的大战一旦打赢,您对于朝廷来说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司马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儿子的看法。

 

他深知权力斗争的残酷,即使自己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也未必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所以,他必须谨慎行事,既要让西蜀受到重创,又不能将其彻底消灭。

 

司马懿站在营帐前,目光如炬地看着前方的蜀军据点,他的心中早已盘算好一个绝妙的计划。

 

“传我命令,让士兵们分成若干批,轮流对蜀军据点进行佯攻。”

 

司马懿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我们要采取车轮战的策略,不断地骚扰他们,消耗他们的精力和士气。”

 

他接着说道:

 

“十天之后,当蜀军疲惫不堪时,我们再发起真正的攻击。”

 

司马懿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这个计划充满了信心。

 

汉中南谷口,魏军正对蜀军发动一场试探性的进攻。

 

站在魏军阵前的张郃,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冷静地观察着整个战场。他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他仔细地审视着蜀军的布阵,试图从中找出一丝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