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啊!(第2页)

 原来家里那个筷笼子价值20多万,大伯家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筷笼子,还有一枚值钱的明朝古币。

 陈金海也把他在北京,买了一套四合院的事告诉了陈金洋。

 陈金洋被震惊到无以复加,听的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而在一旁听电话的赵玉宁,此时却是双目圆瞪整个人如遭雷击。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在陈金洋家里比她家还有钱。

 而且还在国都华京城买了套四合院。

 那他岂不是不会答应入赘,甚至有可能去找别的女人。

 同床共枕两年,看到赵玉宁表情,陈金洋怎会不知她所想。

 思忖再三,陈金洋语气郑重道。

 “小海你现在有出息了,学着开始做古董生意。”

 “按说人手不够我必须回去帮忙,但要是我一个人在外面,你嫂子肯定不放心啊。”

 陈金海灵机一动道:“大哥,你把电话给嫂子,我有解决办法。”

 陈金洋用手指戳了戳身体僵硬,目光呆滞的赵玉宁。

 小声告诉她,二弟让她听电话。

 她连忙回过神来,接过陈金洋手中电话语气十分紧张。

 “喂,小叔子,有什么事吗?”

 陈金海开始慢条斯理开口道。

 “大嫂,我现在在做古董生意。家里面缺人,我想让大哥回来帮忙。”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你和大哥以后都搬到华京住。”

 “我们一个月也就回福县一次,每次也就三五天。”

 “你要是感觉看不到赵伯会想他,也可以让他搬来华京一起住。”

 “我在华京有认识的人,赵伯在华京一样可以做建材生意。”

 赵玉宁语气为难道。

 “小叔子,听你这样说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

 “我呢也是没什么问题,主要就是我父亲他不知道能不能接受。”

 陈金海继续给赵玉宁出主意。

 “大嫂啊!你照我这样说的做,应该没问题。”

 “你先礼后兵和赵伯说。”

 “我现在在做古董生意,手里面已经有20多万现金。”

 “大哥呢现在要过来帮我,你呢现在也要搬到华京,跟我们一起生活。”

 “赵伯他要是愿意搬过来呢就搬过来,他要是不愿意呢,就留他一个人继续在申河市做生意。”

 “说这些话的时候呢,你要态度决绝,千万不要优柔寡断。”

 “就抱着那种如果赵伯不答应,那么他就会同时失去,一个女儿和一个女婿的气势。”

 片刻后,陈金海在和陈金洋说过,期待他们好消息后就挂断了电话。

 赵玉宁开始拿起笔,将陈金海刚才说过的话都记在小本子上面。

 接完电话后的陈金洋,像是做了一场大梦。

 他已经在两条腿和两个胳膊上掐了好几下。

 又在赵玉宁胳膊上掐了一下,赵玉宁反手就是一个大逼斗。

 在证明了不是做梦后,陈金洋终于放心了。

 什么事情他都想明白了,唯独一件事他没搞清楚。

 这个能说会道,头脑清晰,满脑子鬼主意的陈金海。

 还是那个他认识的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弟弟吗?

 大哥的事情已经解决,大伯家两位堂哥的事情还在继续。

 大伯将电话打到两位堂哥厂里,四分钟后。

 在陈东武和陈金海两人,唱双簧式的劝说下。

 陈金国和陈金军两位堂哥,也答应回来帮陈金海的忙。

 他俩在外面打工五年了,早就厌倦了整日看不见亲人的工作。

 陈金海也答应他哥俩,全家人都可以一同搬到华京。

 今天计划的三件事都已完成,陈金海的心总算是尘埃落定。

 大伯帮他把两位堂哥叫回来,帮了这么大忙。

 陈金海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块钱递给陈东武,陈东武打死没要。

 在陈东武理解中,二侄子告诉他家有三个宝贝,还给两个儿子每个月开100块钱工资。

 他已经感激不尽了,怎么可以再要他的钱?

 以前的人就是这样,滴水之恩,他真能当涌泉相报。

 看了眼时间才十点钟,既然大伯不肯要钱。

 陈金海决定邀请他们一家,中午到家里吃顿饭,大伯也欣然接受。

 25分钟后,陈金海将大伯大妈以及两位堂嫂,还有两个堂侄都请到了家中。

 大妈名为林霞,是母亲林芝的宗门大堂姐。

 两位嫂子是亲姐妹,大嫂子名为陈金月,二嫂子名为陈金雪。

 这两位嫂子也是陈姓同宗,她们和陈金国这一辈,是五福最后一辈。

 在告诉母亲,今天请了大伯一家,中午过来吃饭后。

 母亲开始忙碌起来,她立马跑到菜园子里摘菜。

 陈金海则是被吩咐去,逮一只鸡和鸭。

 看着大门口围网里,二十几只鸡和十几只鸭子。

 陈金海心想,得赶快把它们解决掉。

 过几天就回华京了,这些家禽在路上带又不好带,还容易被别人偷了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