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彼方间隔跳啊跳

第304章 阴云下的学士4(第2页)

如今,时隔十年之后又一次站在学识塔内,站在炽烈的明光之下,贝伦的心中又燃起了对追寻真理与真知的点点希望。可惜,这希望的焰苗只持续了短暂的一瞬,便又被他的理智迅速熄灭。我不是来学识塔找回曾经的自己,他再次明确来这里的目的,而是来见那个给我送纸条的人。

他抬眼向前看去,空旷宽敞的学识塔底层大厅中央,一个由钢铁长条打造的圆球摆放于大理石底座之上,其表面泛着一层淡淡的光团,犹如烛焰的边缘,透过钢铁长条的缝隙,能够隐约看到圆球内蓝白棕绿的拼接色彩。这便是理学会斯托克伦博士提出的圆球理论的模型雕塑。

圆球理论被誉为学会历史上最伟大的学术理论之一,提出者斯托克伦博士通过在世界各地观察星象,再通过分析与计算,得出一个震惊整个学会的结果: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乃是一个圆球。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我们头顶的天空是一个将全部土地与海洋都包覆起来的半个圆弧,学城便是在这个半圆弧正中心的下方。也就是说,即便学识塔在这片大地上是最高的建筑,可它也是离天空最远的。哪里离天空最近?自然是这个世界的边缘。当将来有一天,人们能够翻越日栖山脉,能够跨过凛冽谷,能够深入风暴海,能够一直航向南方的无尽之海,那么便能抵达这个世界的边缘,抵达天空与海洋、天空与大地的相接之处,届时,伸手触摸蓝天将不再是妄想。

天空的外面是什么?圆球理论中,斯托克伦博士也已经提到,那便是深藏于暗黑之中的星辰、月亮与太阳。其中太阳与月亮会围绕着我们的世界盘旋,当它们中的一个转过半圆弧便意味着一天的一半结束。而天空外的群星亦在缓慢移动,但它的时间尺度被拉到以月,甚至年来计算。

以上是斯托克伦博士提出的初期圆球理论,这引发了学会内的轰动,有人赞叹,有人迷惘,有人感到悲观,其中也不乏对其提出质疑的博士,总之,彼时的学城,所有人都在讨论圆球理论。初期的圆球理论只解释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也就是说包覆大地与海洋的半个圆弧,既然是“圆球”理论,那么另外半个圆弧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