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金蝉脱壳(第2页)
“启禀殿下,奉令捉拿入洞经僧之人前来回话。”小军进堂跪地抱拳恭敬报信。
“传。”袔翊应声道。
待话落,不多时便走入一名精兵,正是入洞捉拿经僧一行人之头领,那精兵见堂上一众大人齐全,更觉惶恐难安,忙跪地行礼问安:“小的参见殿下。”
袔翊免他一礼,又问:“办得如何?”
那精兵一脸愧疚难言状,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回话道:“小的无能。”
闻言,在堂众人皆心间失落,蹙眉以求对策。
孙辉愤然甩袖,拧眉遗憾道:“这!这怎得就叫他跑了?”
那精兵忙磕了个头甚是为难道:“禀提督大人,当日小的们入道洞捉拿经僧已然晚了一步,况那洞道漆黑阴冷,四通八达,曲折蜿蜒,如迷障一般,小的们走了两天才出来,实难寻那经僧!”
孙辉皱眉张了张口,也说不出什么,只得甩袖背后沉沉地叹了口气。
听毕精兵回禀,袔翊眸色沉沉未做应答,亦维司了然续问,“洞道四通八达?”
“回中郎将大人,那洞道逼仄蜿蜒,但出口极多,又遍布甚广,小的们出了洞道便已身处四方各处,回时多废了些功夫,这才耽误了复命。”那精兵心下一紧忙慌乱解释道。
“传令下去,派精兵再探洞道,要探明各方出口所在,无一缺漏,以净池为始,将各洞道行通方向详尽录下,后汇成图。”袔翊冷眸轻抬旋即下令道。
“是,小的遵令!”那精兵抱拳领令而去。
未时,总兵入刑狱问讯,在阴黑潮湿的牢房里,透过牢狱木栏,隐约能瞧见两个血迹斑驳的影子,奄奄一息的挂在木架上。
“审得如何?”总兵瞥了眼血影。
“回大人,小的不负您所托,审出来了,那老的什么都不肯说,嘴硬的很,倒是那中年男子,见小的敲掉那老的一口牙,哆嗦着什么都招了。”狱卒回身看了一眼阴影左边那人,满脸鄙夷不屑。
“都招什么了?”总兵点头满意问道。
狱卒呈上供词,总兵细细览着,那男子零零总总说了一堆,其间不乏颠三倒四之语,可见那中年男子是真骇得紧了。
供词所述:一年前有一头点七粒戒疤的棕袍僧弥入渭县传经,这僧弥颇有神通,凡是听过他讲经的,皆病愈灾消,得偿所愿。
此事一出,余下各县皆慕名而来,潜心侍奉以求“莲主”点化。
那僧弥见其带到一方阴幽的法堂,法堂庄严诡肃,堂中莲座之上端坐一男子,白袍覆身,宽带遮目,捻指曲手,长臂回旋,一手置于腹前,一外翻朝天,姿态神圣诡秘。
僧弥释道:此乃莲殊菩萨尘世使者,莲殊菩萨念其虔心,特遣使者入凡尘渡化,于是众信徒尊其“菩使大人”。
为渡苦厄,为满欲念,为求永生,诸信徒对这位“菩使大人”可谓是有令必达,三月前,“菩使大人”派各黑袍男子入县引导辅持,大兴暴乱一事。
信奉已清,“菩使大人”藏身之处已明,捉拿贼人迫在眉睫,桓王殿下允其所请,总兵终是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