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月下孤松(第3页)
公仪淏卿将细毫暂搁砚台,抬手从左侧卷宗内摸出一本来,正欲打开,余光忽地瞥见两个熟悉的字眼。
公仪淏卿放下手中卷宗,伸手从那摞卷宗内抽出略薄的那册,公仪淏卿将其摆正,只见那册卷宗卷封上书有浓墨二字——庐陵。
庐陵?公仪淏卿略做回忆,似是少珩故乡,少珩回乡已两月有余,也不知何日归来。
他记忆中庐陵一概是个富庶祥和之地,怎得还有庐陵的案子?
公仪淏卿边思索边翻开卷宗,越看眉头越紧,眸色越沉。
画眉鸟杀人摄魂?府衙长官戕害无辜?
公仪淏卿不满摇头,假托神鬼作乱,实在可恶。
再往后看,“……朱延于五月四日午时当街问斩。”
公仪淏卿眉心愈拧,不满更甚,这录述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怎得这卷宗中间似缺一节,似有含糊其辞之意。
庐陵州郡府衙移送大理寺,大理寺收押,审判,定罪,量刑,录述,一应事宜大理寺雷厉风行,短短几日便完成,其间还半点风声没泄露,另有按律量刑本不该问斩,这案子怎得就这么囫囵断了?
“孟大人今日可在?”公仪淏卿放下卷宗唤来随侍询问。
“在的,奴才取卷宗时孟大人正从议事厅回来。”随侍应道。
公仪淏卿思量一瞬,拿起卷宗便抬步往大理寺正堂走去。
孟昌刚进正堂,后脚便有随侍来禀大理寺正公仪大人求见。
孟昌忙出堂相迎,公仪淏卿拱手见礼,孟昌回以一礼,而后两人一前一后步入正堂。
孟昌将公仪淏卿引于上座,公仪淏卿却只推让着与他就近坐于一处。
孟昌慈眉善目地命侍从上茶,并不敢怠慢,内里却思索起公仪淏卿的来意,这位新晋的大理寺正是朝廷新贵,不过弱冠出头便已官居从四品,只比自己还高一阶。更是圣上御笔钦点的甲等状元,其年少学邸时便被圣上当之百官赞誉大有可为。
偏这样的人,克己慎行,清正不阿。每每相交,都让孟昌深觉压力倍增。
“公仪大人前来所谓何事啊?”孟昌咧唇微笑,面色是叔伯惯有的慈爱。
公仪淏卿将卷宗掏出呈在孟昌面前,正色道:“今日审阅卷宗时发觉这册录述似有不尽不实之处,所以前来孟大人处佐证一番。”
“哦?”孟昌抬眼落于面前的卷宗之上,待看清卷封上“庐陵”二字时,孟昌只觉心弦崩断,更有面对公仪淏卿审视的目光,身后冷汗直流。
他怎么忘了这个难缠的家伙!
孟昌试了试额角的冷汗,开口解释道:“朱延此案,下官谨遵郑大人之意审判,现已结案,其间不尽不详之处且容下官补录。”
公仪淏卿不苟言摇头相拒:“孟大人此言差矣,大理寺关乎社稷兴衰、民生休戚。责任之重,使命之艰,吾等自当殚精竭虑,夙夜匪懈,依孟大人所言,遵郑大人之意审判此案,淏卿却不知郑大人何时担了律法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