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海禁(第3页)

 任以虚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 

 “你爹哪样了” 

 “我说的不是朱元璋吗” 

 朱橚闻言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这好像也没啥毛病啊! 

 在任以虚的角度上看,这不就是老爷子说话大声了一点吗 

 这跟生气也不挨边啊! 

 想到这里,朱橚甚至都有些羡慕任以虚。 

 眼睛看不见真好 

 回到帅船之上后,朱元璋的眉头依旧紧锁着。 

 李善长但看朱元璋板着的脸,就知道在岸上发生了什么。 

 偌大的帅船之上,无一人说话。 

 望着脚下滔滔的江水,朱元璋的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 

 百姓没有负了朱元璋,那朱元璋负了百姓了吗 

 如果大明没有实行那般严厉的海禁政策,东南的大户们,最后也不至于,成船的往回运金银! 

 倘若那些大户们,带回来的不是金银,哪怕是趁着明末天灾,从暹罗运些粮袜回来发国难财,崇祯的日子,都不会这么难过! 

 在海禁政策之下,只有金银是价值最高,最便于储藏的! 

 因此这种走私,虽然暴利,但是于国无益! 

 望着身后淮西的百姓,朱元璋心中万般不是滋味。 

 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任以虚之前跟朱元璋讲过的明史。 

 天启、万历、嘉靖、正德。 

 这些个娃子,若是不在帝王家的话,可能会快乐很多吧 

 难道自己当真是错了吗 

 洪水过去了,朝廷的损失也被降到了最小。 

 回到宫中的朱元璋,看着六部送上来的奏章,心中甚是烦闷。 

 自己也不是说不开海,水师这么多船,自己都造了。 

 就是任以虚当着自己儿子的面,直接将这些话说出来,朱元璋有些下不来台罢了。 

 毕竟一直以来,朱元璋都是在努力的做一个,威严的父亲。 

 但是任以虚也不知道,自己就是朱元璋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里都不由得,有些懊恼了起来。 

 自己怎么一时气愤,把这一茬给忘了。 

 之所以隐瞒身份,当初不就是为了听任以虚说些公道话吗 

 今天咱老五的命,可都是任先生给救回来的啊! 

 想到任以虚双目失明,朱元璋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么多人,怎么还不如一个任以虚。 

 而后朱元璋猛地回过神来。 

 不对啊! 

 任以虚是咋从鸡鸣山上,跑到江边上去的 

 毛骧手下这群废物,连个双目失明的人都看不住 

 都是毛骧这个废物给咱气昏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