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儒家亡也要亡在孔孟之学手里。(第2页)

 “就像是所有事物,都有初生一般,他们也都会有,覆灭的那一天。” 

 “但是覆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种是,坚持自己的初心,最终因自己而亡。” 

 “一种是为他人所用,最终之所以灰飞烟灭,却是因他人而亡。” 

 “就看你想要选哪一种了。” 

 这还用想吗! 

 都一定要覆灭了,为什么还要受人驱使 

 孔希学本就没有受到那么深的思想禁锢,一想到兴旺千年的儒学,可能因为乡绅士大夫的一己之私而倾覆,心里就堵得慌。 

 孔家的儒学,就算是要亡,也得是亡在儒学本身之上吧 

 何为孔子所云之儒家 

 一日仁! 

 二日礼! 

 “还请先生赐教,儒家何以求仁,儒家何以求礼!” 

 任以虚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而后才悠悠的说道:“仁者,爱民也。” 

 “礼者,礼义也。” 

 “这二者,最终都汇聚到一点上!” 

 孔希学此时连大气都不敢喘,紧紧的盯着任以虚,生怕错了一点内容。 

 “那就是仓禀实而知礼义!” 

 “如何爱民使百姓吃饱穿暖,家仓充8裕,即为爱民!即是仁!” 

 “何以使天下百姓知礼义唯有仓禀实,而后方能使天下百姓知礼义!” 

 “历代孔家,难道就因为他们是孔子之后,所以他们都是天才吗” 

 “是因为孔家受了天下万民的供养,他们不需劳作,因此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诗词歌赋,去熟悉礼乐典章,从而知廉耻!” 

 “这可是当年孔子都赞成的话!求解何须问我” 

 孔希学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仓禀实而知礼义,衣食丰而知荣辱,出自《管子》。 

 何人为孔子心中“仁”日的典范 

 就是管仲! 

 因为管仲使得齐国百姓富庶! 

 此爱民之举! 

 更重要的是,孔希学焉能不知道,如若不是自己老爹,莫名其妙的捡了一个衍圣公的爵位,自己与村野中的那些远房孔氏,又有何异 

 如果不是衍圣公给自己带来的教育,自己是不是孔子之后,影响自己“文词欠雅”吗 

 压根就不影响! 

 最多就是更贴切的被人称呼为村野匹夫! 

 自己肚子里的东西,绝不会因为自己身上,流着孔子的血而发生半点变化! 

 而任以虚的话,此时仍在不断从小院之中响起。 

 “儒学,乃孔孟之学!” 

 “非程朱之理学!”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亦非三纲五常!” 

 “何为孔孟之学是仁义礼智信,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