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文字的传承(第3页)

 反观汉语,什么同音字、多音字层出不穷,最重要的是,一旦书写出来,很少有歧义。 

 这才是汉语真正的魅力所在! 

 放眼这个被西洋人几乎犁了一遍地的星球,汉语完全就是孤本! 

 “其实这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利有弊。” 

 “像是这种表音文字,其实也有他的益处。” 

 朱元璋一脸疑惑的看着任以虚:“这东西的益处是” 

 任以虚笑道:“他可以帮着咱们的孩子识字啊。” 

 “表音文字,顾名思义,就是只有音,有了这个东西之后,识字就会方便许多。” 

 说罢,任以虚便找出了几篇,标注好了拼音的课文,递给了老爷子。 

 简单的讲解了一下拼音的使用方法之后,朱元璋登时便不由得眼前一亮,这可比教人识字简单多了! 

 且不说教孩童开蒙,就算是成年人,拿过拼音表来,怕是也能学个七七八八。 

 这样一来,朝廷的诏令,就可以接着拼音字母,暂时做到上通下达的效果。 

 虽然远不及天下百姓人人识字。 

 但是这样一来,对于整个大明的影响同样深远! 

 身为皇帝,朱元璋自然是一眼便看到了这东西,背后藏着的巨大价值! 

 而且这玩意,还能跟任以虚之前提到的那个什么报刊,结合起来。 

 朝廷的诏令,可以准确无误的,下达给天下百姓! 

 届时,文官欺上瞒下的空间将会进一步的被挤压! 

 想到这里,朱元璋整个人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妙,妙啊!” 

 “咱当初要是有这玩意,读书识字,哪里还用得着费这么大劲儿!” 

 朱元璋建元洪武,其实就说明了,朱元璋打心底里就认为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功绩,恐怕就要止步于,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江山了。 

 万万没想到,任以虚竟然给了朱元璋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样一来,朱元璋恐怕不止洪武,还能建文了! 

 跟那些不切实际的变法比起来,这种眼前的丰功伟绩,明显更诱人的多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只感觉到自己,浑身的气血,都在不断的翻涌着。 

 登时便一本正经的坐在了一旁,示意徐妙云给自己开起了“小灶”疯狂的补起了课。 

 毕竟这玩意儿是给孩童学的,朱元璋作为一个中老年人,学起来还不是特别的吃力。 

 仅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朱元璋便学了一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