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不上朝的群臣

 任以虚叹口气说道:“所以朱见深最多也就是封几个官,但是朱佑樘就比朱见深虔诚多了。” 

 “朱佑樘是直接大兴土木。” 

 “《孝宗实录》里就有记载,朝天等宫,泰山、武当等处,修斋设醮,费用累千万两,太仓官银,积存无几,不勾给边而取入内府” 

 “当时孝宗一朝,本就边患频频,太仓的银子连九边的军饷都不够,还要取去内府修这些庙。” 

 “当时的左都御史马文升就上奏,京城的民夫不够用,连京营都被抽调了一万多士兵,去给朱佑樘的大舅子、小舅子修私宅了。” 

 朱元璋忽然觉得,万贵妇似乎是个挺不错的孙媳妇了。 

 要是他戕害皇子的罪过是真的,那简直就是个完美的孙媳妇了。 

 任以虚无奈的苦笑道:“后世人都只知道朱厚照是败家子。” 

 “但是实际上朱佑樘才是整个明朝最大的败家子,等到朱佑樘驾崩之时,太仓的府库已经彻底的空了。” 

 “朱厚照甚至连葬礼的钱都拿不出来,最后只得一切从简。” 

 朱见深驾崩时,府库尚有两千万石的存粮,足够大明数年支用。 

 但是到了朱厚照的时候,那是真的穷的耗子进去,都得扔俩钢蹦在走。 

 最关键的是,连京营的军士,都被调去给天子小舅子盖房子了。 

 边军的战斗力能强才怪了! 

 朱元璋“砰”的一拍桌子,厉声道:“他勤俭节约的名声就在这儿来的” 

 确实是俭了。 

 这家里有钱去俭,跟家里钱都造完了去俭,那能一样吗 

 如果说,单单是做人的话,在那个时代,朱佑樘绝对算得上是好人。 

 但是很可惜,朱佑樘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皇帝,他注定不能像寻常百姓那样,老婆孩子热炕头。 

 在他的肩上扛着的,是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还有大明的六千万百姓。 

 可以看得出来,朱佑樘一生都在努力的去做一个好皇帝,但是很显然,他并没有做好。 

 虽然说不上是昏庸,但是平庸无能四个字,朱佑樘是绝对跑不了的。 

 “对士大夫,朱佑樘的宽恕实在是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除了以财赎罪之外,像是史书上就有记载“朝政宽大,廷臣多游宴”当时时常有官员“骑马醉归”。 

 朱元璋跟朱棣两个人都傻了,这是大臣吗 

 这就是市井无赖啊! 

 朱元璋瞠目结舌的问道:“连这他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