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兵不血刃拿下番邦(第3页)

 一些相对已经成熟的海船,甚至还标注了三年内,造船成本要降低多少,而且特别注明,是要保质还要保量的下降。 

 直到今日朝会散去之时,满朝文武,都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他们像以往一样,混吃等死的日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的时候,虽然也是早朝没人敢耽误,上朝的时候提心吊胆的。 

 但是那会散了朝,也就没什么事了啊! 

 虽然一年就放两天假,但也顶多就是有大天灾的时候,衙门里忙一点。 

 平时的时候,就是在衙门里商量一下,哪个坊市又开了新的酒楼,谁家又娶了个十六岁的小妾,厚着脸皮抢点新下来的茶叶。 

 再看看现在! 

 朱元璋都恨不得,把他们每天要达成的目标,给计划出来了! 

 摸鱼 

 摸锤子摸! 

 这要是被都察院检查到计划未达成,那就等着老朱亲自用棍子,亲切的摸你吧! 

 散朝之后的朱元璋,面色依旧凝重。 

 朱标显然是察觉到了,朱元璋情况的不对劲儿。 

 回到乾清宫后,朱元璋望着面前硕大的《大明堪舆全图》出神良久,别人叫也不答应。 

 朱棣等人不敢触朱元璋的霉头,这才陆续离去。 

 待弟弟们都离开之后,朱标这才看着朱元璋问道:“爹,您是在想五军都督府的事吧”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朝廷六部所有的规划,都基本已经定了个七七八八了,唯独只有五军都督府,只定下了三年内攻克金山,生擒纳哈出的目标。 

 这个规划,其实就等于没定。 

 原本大明就是要在三年内,拿下金山的。 

 此时的五军都督府,还不是后世那个,被兵部当软柿子捏的五军都督府。 

 那是明军里面实打实的实权部门。 

 现在大明的兵部,也就是一个管后勤的。 

 除了负责给五军都督府的这些骄兵悍将,送粮草之外,对于军队里的事情,一点水都泼不进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满朝都开始了变法,岂能跳过五军都督府 

 但五军都督府里,可都是这么多年,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们。 

 以前的时候,有胡惟庸在上面挡着,朱元璋的注意力,很少落在这些淮西勋贵们的身上。 

 但是当胡惟庸这帮文官退去之后,朱元璋却发现,自己的这些老兄弟们,似乎也成了,自己变法越不过去的一道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