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万民伞,万民相送(第2页)
百姓们不善言辞,说不出士大夫那样天花乱坠的话。
但是他们知道,社稷倾颓,中原腥膻之时,是眼前的这些人,给他们打了一把伞。
现在是他们在金陵的最后一天。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可能今生再也不会回到金陵了。
他们也想给这些曾经给自己撑过伞的人,撑一次伞!
手足无措的军士们回过头,望着在辕门里的徐达等一众将帅。
仿佛在盼着徐达下令,让这些百姓回家。
不过徐达却看着他们笑道:“出了这道门,你们也是咱们拿命护着的人了,咱管不着你们,也管不着他们”
最终,还是有人迈出了第一步。
快步走进了这一条“伞道”之中。
他们能做的就是赶紧走出这条路,等所有人都走完这条路之后,那这些百姓自然也就回家了。
只不过,当他们走进”伞道”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条路有多长。
京营本就在金陵城下。
他们中有不少人一口气,至少跑出了一里地,都没有见到这个队伍的尽头。
不知走了多远,他们看到了在远处悄然出现了一座长亭。
自秦代起,官道之上每隔十里便修一长亭。
供行人休惬之外,也是亭长处理公务之地。
自汉以后,随着皇权逐渐发生变化,亭长一职被裁撤,但是长亭却保留了下来。
也是世人临行送别之地。
而见到这亭子,也意味着,这条“伞道”足足绵延了十里!
什么叫万民伞
这才叫万民伞!
走出长亭再向前走,也便没了伞。
当第一名军士走出长亭之时,在远处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
“十里长亭,终有一别,金陵的父老乡亲们,最多也就送你们到这里了。”
“咱替金陵百姓送你们最后一程!”
那军士缓缓的抬起头,总觉得眼前身穿粗麻布衣之人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是谁。
“老人家,晚辈是不是在哪见过您敢问尊讳”
那老者笑道:“咱姓朱,名重八。”
“朱重”
念到一半,那军士兀自本能的闭上了嘴,脸上尽是震惊之色。
“陛下!”
两行热泪自脸颊落下。
长亭之中的军士们全都愣在了原地。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些汉子,眼睛也有些东西在打转。
当年就是他,带着这些娃娃一路从濠洲打到了金陵!
今天,同样由他,将这些娃娃送回家!
朱元璋望着眼前的这些军士们,像是对自家子侄说话一般笑道:“今天这长亭里,没有皇帝朱元璋,只有你们的袍泽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