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大清的事,发生在了大明(第2页)
因此,在明初的时候,世人便深知刘伯温就是大明的诸葛亮。
只可惜,在刘伯温同时代的时候,有一个人叫罗贯中,一部名叫《三国演义》的名著横空出世。
随着诸葛亮的形象逐渐神化,原本明人誉为大明诸葛亮的刘伯温,也随之水涨船高。
谁能相信,一个经常跟诸葛亮一块被人提起的人,不会借东风
实际上甭说刘伯温了,就是诸葛亮也不会借东风
“韩国公,老夫不会算命!”
“关键是天下百姓都觉得你会算命啊!”
李善长的一句话,就把刘伯温给堵了回去。
直至洪武十年《三国演义》的话本,已然传遍整个金陵。
刘伯温早就想把写这本书的老六给找出来了。
这整本书就差直接写上“诸葛亮事迹,参照本朝诚意伯,真实经历改编”了!
那能叫赤壁吗
那不就是朱元璋跟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
(根据最新史料考据,曹操并不是因为火烧赤壁而败,相反,曹操是在战败之后,才有了火烧赤壁的举动,目的是为了不给孙刘联军留下战船,真正的两场连环船大战,分别是崖山海战跟鄱阳湖水战,本身曹操铁锁连环这件事情,就非常离谱,三国时,有没有大粗铁链这个东西,还有待考证,毕竟西汉建立的时候,铁器都还没有从全天下推广开。)
只可惜刘伯温苦寻多年,终未见罗贯中踪迹。
这幸亏朱元璋是和尚出身,知道庙里那些泥菩萨,都是忽悠人的。
万一皇帝要是真的信了,非得逼着老子借东风,我找你借去啊!
眼瞅着这两名老臣又要开始斗嘴,朱元璋跟朱标两人却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爷俩一笑,却把这谨慎殿里的一众老臣都给笑懵了。
这么大的事,你们爷俩笑什么啊!
这要是真的出了大事可咋办!
朱元璋笑道:“清沙郡守也是任先生的学生。”
听到这里,一朝的老臣登时便放下了悬着的心。
任先生的学生啊,那没事了。
随着青沙洲上的黑烟愈发浓郁,金陵的百姓心里的怨气,也愈发的大了起来。
这几日在守在江边的几个卫所的军士,压力陡增。
不少的百姓都挤在岸边围观,更有甚者,想要冲到岛上去,一把火烧了这些东西。
甚至还有人已然在江边开坛做法,准备请祖师爷下凡了。
而金陵周围的士绅,更是一大早就堵在了清沙铁厂的正厅内,囔囔着要见铁厂大掌柜。
“他娘的,这茶都快喝成水了,你们这个栾大掌柜到底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