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蠢蠢欲动的北元(第2页)

 “您,真卖” 

 “卖啊!我开门做生意,为什么不卖!” 

 “就是现在厂子产能不太好,交货可能会晚一点,不过各位放心,我栾某人可以向你们保证,一年之内,所有的货物一定全部到位!” 

 一众商贾忍不住敛息屏气了起来。 

 你可真是你师傅的好徒弟啊! 

 这帮商贾们相互对视了一眼,登时便争先恐后的朝着栾彬扑了过来。 

 “栾大掌柜,我要一百万石!” 

 “我嘉兴骆氏,要二百五十万石!” 

 “栾大掌柜,我沈家不急,五百万石,您五年之内交货就成!” 

 这些商贾都是久经商海,只要你往外卖就成啊! 

 水泥这玩意,压根就不一定非要建成铁厂。 

 修城墙不行吗 

 修桥、修路,什么东西用不到! 

 只要拿到货,出了青沙洲就能翻几倍转手卖出去! 

 这压根就不是做买卖! 

 这就是在抢钱!。 

 栾彬在乎的从来不是钱。 

 仅仅就这几日,栾彬购入的田产,就足够栾彬安安逸逸的吃上一辈子了。 

 栾彬虽然跟在任以虚身边的时间不短,但却是任以虚的那些学生里,最为用功的。 

 钱这个东西,无外乎就是一些纸罢了。 

 虽然大明的“宝钞”不过才滥发了几年的时间。 

 但是由于朱元璋那个大手大脚的性子,大明的宝钞,依旧急需足够的商品,去消化掉滥发带来的通胀。 

 而且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不可能只指望自己手底下的这几个厂子。 

 像是修筑高炉,这样看一眼就知道,大致原理的生产技术,瞒是瞒不住的。 

 栾彬反而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高生产力上。 

 在所有的商贾大肆修建高炉的时候,栾彬却是在到处搜罗着冶铁、打铁的熟练工。 

 对于栾彬来说,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宝贝! 

 春江水暖鸭先知,很快便有商人想着要将铁厂开到江北去。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江北,尤其是大都一带,实在是太适合开铁厂了。 

 既靠铁矿近,又靠近石炭。 

 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时常南下的北元。 

 其实这压根就算不上是什么威胁,只是因为这些战战兢兢的商贾们还不知道,自己跟自己的这些同行们,已然化身成了一个何等可怕的怪物罢了。 

 商贾们不知道自己何等强大,草原上的鞑靶,同样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对手何等可怕。 

 元顺帝、王保保等一干君臣,也均已薨逝。 

 草原上的大汗,则是北元的最后一任皇帝,原本历史上应该被蓝玉,于捕鱼儿海生擒的脱古思帖术儿,亦称开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