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明军与草原部盟相遇(第3页)
但是阵地还在!
冲在最前面的草原骑兵,连回头都懒得回头,自然而然的以为明军已然被打散了。
还没等他们回过头来清点自己的战果,便听到自己身后,骤然间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炮声!
一枚枚炮弹夹杂着怒火,呼啸的冲进了他们的后军之中!
山丘上的太尉蛮子,跟一众部盟的大小汗,全都怔在了原地。
个个就像是见到了鬼了一般,震惊的看着脚下的这支明军!
古代骑兵战术,其实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在马鞍跟马镫问世之后才出现的战术,由于马镫的出现,使得骑兵在战马上有了着力点,使得骑兵真正拥有了陷阵拼杀的可能。
而将这一战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玄甲铁骑”。
由于拥有极强的机动性,而且抓住了封建军队组织结构松散的特征,因此在大唐开国之初,李世民往往能够打出极为逆天的战绩。
因为封建军队结构松散,一旦阵型被冲散,基本就意味着战斗的结束。
而后者这个战术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根本无法对敌人的有生力量,造成根本性的损伤,确实是可以击溃敌人,但是敌人并没有真正的战死,只是被打散了而已,只要用功夫重新组织,很快便可以恢复战斗力。
这也是为了什么李世民在面对窦建德、王世充的时候,动不动就是千骑破万敌,甚至十万敌。
但是到了渭水之盟的时候,却拿颉利的突厥骑兵没了办法。
因为窦建德跟王世充的兵马,也都是在本地招募,打散了之后,人家就回家种地了,王世充跟窦建德,很难再重新将其组织起来。
毕竟只是争雄而已,点到为止,都是炎黄子孙,又是乡里乡亲的,没必要真的你死我活。
但是颉利的突厥骑兵就不一样了。
你给他打散了,在异域的突厥溃兵,本能的就会重新抱团,因为他们随便跑进个田间地头,就得被汉民给打死,拿去官府邀赏了。
(在古代,这种溃兵对于当地的乡绅来说,几乎就相当于大自然的馈赠,即便是到了清帝退位之后,都还有地主乡绅,组织村里百姓,捕杀溃兵的记录,因为这些溃兵多数都曾经在其他地方劫掠,身上总有些金银珠宝,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山沟沟里,明明没有古墓,却总能找出来各种珍奇古玩字画的原因,这些溃兵不生产珠宝,只是珠宝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