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再见是蓝
第200章关乎大明江山社稷,得加钱(第3页)
听到这四国都答应了下来,朱元璋脸上的表情总算是逐渐的松弛了下来。
“那咱就当一回恶人,就当是体恤百姓了。”
听到朱元璋松口,崔莹登时便松了口气,当四国使臣再次看向李善长的时候。
不料方才衣冠散落的李善长,此时已然衣冠楚楚的,站在了朱元璋的面前进谏道:“启奏陛下,此事宜从速进行,咱大明北伐初见成效,水师用铁极多,高丽等国铁厂开设之后,我大明也可尽快采买精钢,铸造水师,以备不时之需。”
崔莹的面皮微微抽搐了一下,看着李善长问道:“韩公,您”
李善长眼皮都没抬一下,扶了扶衣冠道:“咋想赖账”
崔莹赶忙低头道:“外臣不敢”
赖账
跟大明皇帝赖账
这话听着就有点玄幻。
朱元璋强忍着心中的激动,而后给了一旁的老太监侯英一个眼神。
侯英登时便吊着公鸭嗓子朗声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在的群臣山呼万岁声中,百官散去,奉天殿外很快便只剩下了李善长跟朱元璋、朱标几人。
没人之后,朱元璋彻底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了。
“李先生,你听见了吗一家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啊!”
“整整六百万两银子!”
“咱大明一年的税收啊!”
“东夷人能拿出来咱料到了,但就是打死咱也没想到,那交趾、高丽能这么大气啊!”
东夷人生产金银就算了,最让朱元璋震惊的是,交趾、高丽这两个,平日里跟大明最亲近的番邦,竟然也都能拿出一百多万两银子来!
有明一朝,番邦是共分三等的。
其中第一梯队只有两国,就是高丽跟交趾,一岁一朝,即便是等到三年大朝的时候,在番邦之中,这两国也是站在最前面入觐的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平日里这两个跟大明交集最深,一直以为他们都要穷的,裤子都凑不出一条的番邦,竟然随随便便,就拿出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