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再见是蓝
第222章两位大才辅佐倭皇,必有没好未来
当沈旺见到黄子澄跟齐泰两人的时候,这两人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沈员外!”
虽然两人跟沈旺不是故知,但是这东夷也远非是他乡可比了啊!
放眼整个大明,即便是再穷的郡县,也不可能穷成东夷人这个姥姥样啊。
虽然说东夷跟高丽一样,每年都孜孜不倦的往中原派着使者,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
但是归根到底,东夷人比诸中原,其实基本就相当于中原的秦汉时期,甚至还不如秦汉时期。
曾经黄子澄跟齐泰两人以为,大明的史书将东夷称作不毛之地,不过就是一种比喻。
直到真正的抵达了东夷之后,这两人才知道,这个词实在是太写实了。
甚至很多人,连大夫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给人看病全靠安慰剂(符水)。
至于礼仪,只要不吃人就算是最高礼仪了。
读书就更不可能了。
都不说是四书五经了。
想读书起码得找几个识字的人吧
压根就没几个识字的人,上哪读书去!
以前的时候,黄子澄跟齐泰两人其实也看不惯,国子监把这些番邦的学生,先送去娃娃堆里开蒙。
现在到了东夷一看才明白,这安排实在是太合理了!
东夷人哪里是读不读书的问题,这明明是得先学着当个正常的人,才能去考虑读书啊!
道路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
中原的乡绅们看到乡里的路坏了,还知道找几个人出来修一下。
东夷的路
主要是靠人走。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至于朝廷修路
不好意思,幕府不太擅长这种业务。
其余的水力什么的就更不在乎了。
不过这些东西东夷人也不怎么需要,毕竟没两步就冲海里去了。
也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水灾。
此时的沈旺有些好奇的看着两人问道:“不知二位先生可否透露些许天子旨意不过沈某绝不强求,二位先生方便即可。”
毕竟是天子旨意,往往都是绝密,沈旺跟这两人也不是特别熟,故而也没有问的太过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