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带货回大明,比以前利润还要大

 可不就是九出十三归吗 

 中书省的这帮人,基本上都是乡绅。 

 他们对于利息的理解,也就只有高利贷了。 

 最终,一大群人商议了足足两个时辰,才拍板决定加五十个基点的利息。 

 而与此同时,夏原吉拿着的账本,也在应天府衙公之于众。 

 恒通船行的股东们,在看到账本的那一刹登时便愣住了。 

 即便是心中早就料到了,钱昶账上可能没剩多少银子了。 

 但是这些人万万没想到,钱昶竟然把事情办得这么绝。 

 整个应天府衙登时便闹成了一锅粥。 

 “姓钱的,你个王八蛋!老子辛辛苦苦干了半辈子,就攒了这么点银子,都让你个王八蛋给老子败了!” 

 “钱昶啊钱昶,你我同乡几十年的交情,你竟然这么对我!” 

 “不对啊,这账上怎么还有这么多家船行也牵扯进来了不止恒通一家!”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因此这些股东们,基本上也不止给了钱昶一家。 

 当看到账本的那一刹,这些人登时便蚌埠住了。 

 “不好,快去取咱们的银子!”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应天府衙外的百姓顷刻之间四散而去。 

 看到这一幕的夏原吉心彻底凉了下来。 

 不多时,金陵各大船行都出现了一大批,哭着闹着,今天必须要取回银子的百姓。 

 一开始的那几个百姓,也基本如愿取回了银子,但是没过多久,后面的百姓便被挡在了店铺之外。 

 这些船行账面上所剩的银两本就不多,经过这一闹,压根就没有几个百姓往里面再入股。 

 账面一来二去,早就已经被兑的干干净净了。 

 当天下午,便又有两家船行的掌柜步了钱昶的后尘。 

 原本繁盛的金陵,几乎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便被阴霾所笼罩。 

 街头巷尾再也不见欢声笑语,不少的孩子回家时都莫名其妙的挨了一顿训。 

 街上的空气压抑的吓人。 

 更有股东悄然站到了船行那一边,呼吁周围的百姓不要挤兑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