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工厂停工(第2页)

 李仁任低着头,小声道:“王上,查清了,这,这确实有地方遭灾,这,但是远没有大明说的那般严重啊” 

 崔莹苦口婆心的看着王禑问道:“王上,丰三年歉三年,六年一小灾,十二年一大灾,自尧舜之时便是如此,这就是大明苛责于我邦啊!” 

 “老臣奏请王上,即刻备战吧!” 

 就在王禑犹豫之际,一名小太监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王上,王上,不好了,出大事了。” 

 王禑“噌”的一声站起来,警惕的看着那小太监问道:“又有何事” 

 “天子,已经草拟降罪己诏了,说高丽之事,天子有不察之责。” 

 王禑“噗通”一声,瘫坐在了王座上。 

 直到这个时候,王禑才确信,高丽这次,算是摊上大事了! 

 高丽浿东道,已然有几个走陆路,星夜兼程的高丽遣明使,渡过了浿水。 

 这几日的日夜兼程,没有让他们变疲惫,反而因为离高丽越近,这些高丽遣明使愈发愤慨了起来。 

 在大明,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 

 家家鸡鸭成群,牛羊皆在圈中。 

 但是到了高丽,他们看到的又是什么画面 

 民生凋敝,自从过了浿水以来,单单是冻毙于道旁的尸体,他们就已经看到了不下三具。 

 这是何等悲切的现实。 

 仅仅只是一水之隔啊! 

 望着远处那几座高耸的烟囱,所有遣明使的心中油然而生了一股恨意。 

 不多时,便有人勒紧了缰绳,停在了原地。 

 “同窗们,我不往前走了!” 

 “各位,烦请替我转告刘先生,学生仍记得横渠四句!学生没有辱没圣教的门风!” 

 说罢,那遣明使拨转马头,直奔那几座烟囱而去。 

 而其余的遣明使再注视片刻之后,再次向前! 

 就在高丽朝野上下手忙脚乱的时候,高丽的士绅也忍不住行动了起来。 

 打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士绅就看着自家祖坟后面,冒出来的这几根烟囱就很不顺眼。 

 这些厂子又没有像栾彬那般,给周围的士绅那么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