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断了高丽货物贩卖的去路(第2页)

 虽然大明的达官显贵看不上这些东西,但架不住高丽的东西便宜啊! 

 这些东西千里迢迢的从高丽运来,比大明本土的东西还要便宜不少。 

 谁家还不缺点耗材 

 在大明庞大的体量下,高丽的这些工坊,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在现在的高丽,起码有十几万人,是靠着这些低价的手工艺品活着的。 

 王禑不解的看着李仁任问道:“李卿,这些东西便宜还不好吗” 

 李仁任无奈的叹息道:“王上,这,百万工匠衣食生计所系,现在这些东西卖这个价格,再过几个月,怕是开京附近的这十几万工匠,怕是都要衣食无着了啊!” 

 听到李仁任的话,王禑疑惑的问道:“这怎会衣食无着,他们又不是生下来就做这个行当,以前他们干什么,现在重新回去干什么不就成了” 

 李仁任苦笑道:“王上,他们中不少人原本就是佃户,现在哪怕他们回去种地,也已然误了这一季的农时了。” 

 “更何况现在不少的地,都已然被改成了牧场,养起了牛羊这些在大明卖的上价的东西,这些工匠起码要饿上一年,才能找到地主家租地,重新回去种地啊!” 

 事实上,情况比李仁任说的还要严峻的多。 

 高丽本就是一年一熟,而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些工匠们虽然造出来的东西卖不上价,但是比起他们以前在田间耕种的时候,赚的银子还是多一些的。 

 毕竟高丽是在这些番邦之中,仅次于的大明的存在。 

 加之高丽近来也大量的在交趾、占城,甚至是暹罗等国采购起了粮食。 

 因此,高丽百姓的小日子,其实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 

 但是现在大明不仅不让他们通商了,堵回来大量的商船不说,甚至连上岸补给都不成。 

 他们总不可能在高丽一口气划船到交趾吧! 

 这距离跟横渡太平洋,也差了多少了。 

 显然不是高丽的航海技术能够做到的。 

 李仁任长叹了口气,看着王禑道:“王上,现在最要紧的还是粮食,咱们从占城最近到港的一批粮食,已然被堵在了海上,若是再不靠岸,怕是这些粮食都要烂在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