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稻秧(第2页)

 等做完这一切的时候,龙飞也差不多走到了洋泾电影院附近。他抬头看了一眼电影院的招牌,不过他并不是为了看放什么电影,而是要确定具体的日期。 

 1960年4月26日,龙飞默默记下了这个日期。 

 龙飞提着两条半斤左右的大黄鳝回到棚户区,己经到了傍晚时分。 

 每家每户的门口都生起了煤球炉,袅袅炊烟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姆妈,今天运气好,抓了两条黄鳝,晚上可以加餐了!”龙飞看着正在门口生火的母亲,笑着说道。 

 沈梅看着龙飞手里活蹦乱跳的黄鳝,却皱起了眉头,“小飞啊,你昨天差点出事,今天怎么又去河里了?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姆妈,您放心,今天我没下水,这黄鳝是在岸边抓的。”龙飞连忙安慰母亲。 

 “哎,你这孩子,真是让人操心。”沈梅叹了口气,接过龙飞手里的黄鳝,“行了,进去吧,我去把这黄鳝收拾收拾。家里还剩下一点米,你去淘一下,晚上再熬点粥。” 

 根据原主的记忆,龙飞找到了碗橱下柜子里的两个老旧的马口铁饼干箱,这种饼干箱密封性好,常被老百姓用来存放粮食。 

 龙飞打开第一个饼干箱,里面是一小半的六谷粉(玉米粉),差不多也就一斤多的样子,要是敞开了吃,也就够龙飞一个人吃两顿的。 

 第二个饼干箱里,只有浅浅一层洋籼米,估计也就一两左右。 

 除了这两个饼干箱,旁边还有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的是“代食品”,也就是些麦麸、稻糠、玉米皮等平时用来喂牲口的东西打成的粉。 

 龙飞叹了口气,这年头真是不容易啊! 

 他把洋籼米倒进锅里,仔细拣去混在里面的小石子,这年头米里有石子是很平常的事,要是放在后世,估计都得被人骂死。 

 龙飞舀起半瓢水倒进锅里,轻轻搅动几下,漂去米粒表面的浮灰。不像后世那样反复淘洗,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稍微多淘一下米都会被大人骂败家子:“那可都是营养啊!” 

 龙飞把锅里上层的淘米水倒掉,重新添上一些清水,将锅放到煤球炉上,盖好锅盖。水开后,他关小风门,开始慢慢熬粥。 

 趁着熬粥的功夫,龙飞去井边打水,水缸里的水己经见底了。 

 棚户区有三个水井,最近的一个离龙飞家差不多二十多米的距离。 

 龙飞提着水桶走到水井边的时候,就听见两个妇女尖锐的嗓音,像两只愤怒的母鸡,正吵得不可开交。 

 “辣块妈妈地,你瞎啊!你没看见我排在前面吗?”一个身材矮胖,穿着蓝色旧工服的妇女一手抓住吊水桶,另一手指着一个瘦高个,穿着灰色粗布衣服的妇女骂道。 

 “你个死肥婆!我桶都放这儿了!你没看见啊?”瘦高个也不甘示弱,嗓门更高,唾沫星子都喷到了矮胖妇女的脸上。 

 “谁看到你桶放这儿了?我怎么没看见?你当我傻啊!”矮胖妇女一把推开瘦高个,挤到水井边上,“我先打!我还要回去做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