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买粮
国营饭店、供销社、粮油店之类的商店就不说了,煤铺、肉铺、裁缝铺、修鞋修伞的、箍碗补锅的、理发店等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家“混堂”(公共浴室),和附带的老虎灶。(这年头,物资匮乏,老百姓手里的钱也不多,很多人家碗坏了破了都舍不得扔,而是拿到箍碗补锅的匠人那里修补一下,继续使用。)
因为是上班的时间,街上的人不多,大多是附近的街坊邻居,彼此都认识,见面了还会互相打个招呼,聊上几句。
龙飞走进粮油店,白色的墙面上贴着红色的标语“家家精打细算,人人节约粮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墙角堆放着一个个麻袋,还有几个铁皮油桶矗立在墙边。
粮油店的柜台就是几个大木箱,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只不过装米和面粉的箱子都是空的,装六谷粉的箱子里也没有多少六谷粉了,只有装“代食品”的箱子里满满当当都是浅褐色的粉末。
“小同志,要买什么?”一个穿着白色工作服,戴着套袖,西十多岁的中年妇女问道。
“阿姨,现在大米还有没有?”
“大米?早就没有了,就剩下六谷粉和这些代食品了,你要不要?”售货员指了指装满代食品的箱子说道,“想要买大米,下个月月头上再来吧,不过也不一定能买到。我们店里一个月的配额也就那么多,一两天就卖完了。”
“那就要二十斤六谷粉。”龙飞说道,把粮本递了过去。
“二十斤六谷粉要搭配二十斤代食品。”售货员补充道。
这年头可没有买一送一的说法,有的也是买一搭一。好的不愁卖,差的卖不掉。把好卖的商品搭配着不好卖的商品一起出售,这就是时代的特色。
“行吧,那就二十斤六谷粉,二十斤代食品。”龙飞无奈地说道。
前几年买细粮都要搭配粗粮,这两年物资更少了,就变成买粗粮要搭配代食品了。
“六谷粉8分一斤,二十斤,1块6,5斤粮票,代食品2分一斤……一共是2块钱,6斤粮票。”
一斤粮票能买4斤六谷粉,代食品更是一斤粮票能买20斤。可就是这样也没人愿意去买代食品,因为这玩意儿根本就不好吃,还没营养。
龙飞付了钱和粮票,售货员在粮本上盖了章,把粮本递还给他。她用铁皮抄子(样子就和簸箕差不多,铁皮做的),分别从装六谷粉和代食品的箱子里舀出二十斤。
布袋口套在铁皮漏斗上,龙飞紧紧地拉住,售货员把六谷粉和代食品分别倒进布袋里。西十斤还是有点重,龙飞提起来都有些费力。
龙飞可不愿意拎着这么重的东西回家,出了粮油店,他就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把六谷粉和代食品收进了壶中界。
买好粮食,他没有急着回家,他还有不少事要做,要买调料,要去收集些柴火,这样才能在壶中界里烤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