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帕敢(第3页)
“没错,我就是吴映雪,吴桓的女儿!”她昂着头说道,“你们这些背信弃义的小人,当初是你们政府把帕敢交给我父亲管理的,现在不仅反悔要收回这片土地,还害死了我父亲!”
吴映雪的话让在场的士兵们面面相觑,有些老兵甚至低下了头,不敢与她对视。
“住口!”一个军官厉声喝道,”收回帕敢是政府的决定,你父亲抗命不遵,死有余辜!带走!”
对于吴桓这个人,龙飞也略知一二。
当年为了帮助缅国抵抗小鬼子的侵略,民国政府组建了一支十万人的远征军。
吴桓正是这支远征军中的一位团长,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在军中声名赫赫。
后来,国内解放战争爆发,大统领亲自下令,要求吴桓率部回国参战。然而,吴桓不愿与同胞兵戎相见,于是他选择带领部下留在了帕敢地区,协助缅甸政府平定匪患,最终在此地扎根。
缅甸政府为表彰他的功绩,将帕敢这片区域交由他管理,作为安置他麾下老兵及其后代的居所。
这一安排持续了二十多年,在吴桓的治理下,帕敢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也算得上是一片乐土。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玉石矿的开发,这里的利益越来越大。
随着缅国军政府的成立,帕敢地区那蕴藏着巨大财富的玉石矿逐渐成为各方觊觎的目标。政府军一步步地向吴桓施压,要求他全权交出帕敢的控制权,但吴桓始终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坚守着自己多年辛苦治理的土地。
三年前,军政府再度升级冲突,派出大批士兵强行接管帕敢,打破了这片乐土的宁静。在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中,吴桓与手下的老兵浴血奋战,却最终寡不敌众,被政府军埋伏在一个玉矿区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吴桓的死像一颗巨石投进了缅国的水面,引发了民间的广泛震动,不少人开始质疑政府的做法。与吴桓并肩作战过的许多老兵的后代,对政府军更是充满了愤怒和仇视,将这片土地的裂痕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缅国军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压制异议,公然提出了“大民族主义”政策,将华人划分为“二等公民”,剥夺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权利都得不到保障。
这残酷的政策使许多华人后裔陷入了绝境,一些人被迫背井离乡,远走他国,另一些人则选择加入反抗组织,拿起武器争取生存的权利。吴映雪就是其中一位激进的反抗者。为了复仇,她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专门袭击政府军的驻地和补给线,成为军政府的心腹大患。
龙飞看着被押解的吴映雪,心中突然涌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扶持这个女人成为帕敢地区的新领袖,或许对自己收集翡翠原石大有裨益,至少要比军政府和克钦军好的多。
吴映雪作为吴桓将军的女儿,在当地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她本人也展现出了非凡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只要她振臂一呼,必定应者云集。
她现在缺少的只是资金和武器装备,而这些恰好是龙飞最不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