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最理想的局面

“在我看来,如今的状态,才是对我们大汉最为有利的。”


 “朝堂之上不乏饱学之士,他们通晓历史,也清楚历代对游牧民族的处理方式,都认为应该彻底摧毁北胡,甚至让其支离破碎,这样对我们最有利。但许多人只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却忽略了另一方面的事实。”


 “那就是北胡汗权的存在,对内部其他势力起到的压制作用。”


 “北胡由众多部族组成,如今之所以能够长期控制从长城以北、东至女真人居住地、西至哈密以及更西边的裕勒都斯河区域、北至叶尼塞河的广阔地带,全靠这个‘汗位’的存在。北胡的存在本身,实际上是对草原的一大消耗,因为北胡的君主不会允许底下的其他部族变得过于强大,一定会在暗中进行打压。”


 “只要北胡政权还在,这种打压就不会停止。”


 “如果北胡政权消失的话……”


 诸多迁徙者若失去约束,实力或将显着提升,因其以往常需单打独斗,抵御其他北域部族。然北域帝国覆灭后,此类阻碍大为减弱,许多勇猛之族随之崛起,进而可能危及边境安宁。


 此为其一。


 其二。


 北域帝国源自中原 ** 。


 他们早已适应了中原的奢华生活。


 让他们回归逐水草而居,许多人并不适应。


 历经近百年,诸多迁徙部落的“农耕”成分渐增,特别是东北的某些族群,靠近长城区域的尤为如此。即便在北域,他们仍沿袭中原时期的做法,征收农业税。只要北域政权存续,即便诸多部族心怀怨恨,也得从事“半渔猎半农耕”的事务。


 若北域政权消亡,


 农耕将被完全舍弃,迁徙部族则彻底转向渔猎。


 这类完全游牧化的部族,对大国而言实为严峻挑战。


 北域的威胁显而易见,大国可对此有所预料,但北域政权消失后的隐性威胁,则难以预见。因此,相比完全消灭北域政权,让其苟延残喘,对大国更为有利。


 甚至,


 当北域首领无力驾驭手下时,朝廷应适时介入援助。


 北域存在越久,对其下各派系的压制越长,大国发展自身力量的时间也就越多。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


 随着大 ** 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北域内部的逐步拉拢,终将实现全面吞并北域,将整个北方纳入版图。届时再清除那些对大国怀有敌意的部族。


 数十年的和平,并非大国所求。


 北疆的全面稳定,才是大国乃至军队将士应追求的目标。


 “一举平定边陲!”


 听到林之川的激昂话语,李景然顿时傻了眼。


 脑海中一片混乱。


 他实在不明白,林之川怎么会提出这样的想法,刚开始听起来像是无稽之谈,但仔细一琢磨,却又觉得颇有道理,可具体哪里有道理,他也说不上来,只觉得仿佛就是这样。


 长久的安定与真正的太平。


 保留北漠的存在,让它自行压制内部的游牧力量,同时维持一部分农耕传统,这对将来统一北方大有裨益。若北漠真的被灭掉,那么那些游牧部族便会失去约束,农耕文化也可能就此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