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最理想的局面(第3页)


 “我不一样。”


 “我愿意把大部分炼制出来的‘熟铁’和‘千锤钢’应用到火器的改进上。”


 “即便进步不大,只要能让士兵们使用起来更加便利,能够更安全地操作,能够更准确地命中目标,这样的努力就是有意义的。”


 “我希望将来,你们使用的火铳不仅易于装填,而且不容易出现故障,还能做到百发百中。你们操控的火炮也应该轻便精准,人人都是神炮手,即使距离数百步外也能一击致命。”


 “我希望大明的战士不会因为自己的装备而受伤或丧命。”


 “我也希望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近身搏斗带来的伤亡是非常不划算的,大明的战士个个都极为宝贵,每一次损失都是难以承受的痛苦。这种本可避免或者显着减少的伤亡,理应降到最低限度。”


 “我真心希望,大明的武器能与北元拉开巨大的差距。”


 “当北元仍在依赖弓箭骑射时,大明已经广泛运用火器。一旦北元骑兵发起冲锋,大明的火器齐射将使他们的部队溃败,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成果。”


 “我也期待,这些日益强大的火器最终能够彻底征服北方。”


 “让那些北方部族从此只能载歌载舞,不再有侵略之心。”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也需要战士们的共同努力。”


 一声难以名状的哽咽忽然传来,迅速弥漫在整个营地。最初只是零星的啜泣,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到最后竟化作一种深切的感激。


 男儿有泪不轻流,只因未到伤心时。


 叶青川低声叹息。


 眼前的景象,并非他所能预料。


 他自知自己的言语谈不上精妙,但能得到这样的反响,或许是因为这些战士被忽视得太久。


 突然间被关注,那种委屈和不甘瞬间失控。


 对于政治家来说,最残酷的惩罚并非罢官或贬谪,而是被遗忘。


 而对于普通民众,最绝望的回应从来不是辱骂或指责,也不是被轻易践踏,而是冷漠!


 大明的士兵已经被冷落太久。


 大明从 ** 至官员、胥吏,他们远离真实基层已久了,他们认为朝廷已经给予军户足够的支持与政策,殊不知军户在天下毫无地位可言,也缺乏基本权利,更未曾获得应有的荣耀。


 朝廷虽赐予土地,但军户的生活生产始终存在诸多难题。


 因为像朱棣这般“好大喜功”的人太多,时常将军户召集起来毫无意义地操练半个月,严重干扰了军户正常的劳作。


 而且地方将领升任后,便暗中侵占低级士兵的土地,无奈的是这些士兵没有发声的途径,他们的怨言也无法传达至高层。


 若真要听取底层军户的意见,


 十有 ** 都是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