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范晔谋反事败露 身死牢狱断魂时(第3页)

 范晔仕途就顺了,不久就升了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范晔这人挺有才的,学识渊博,文章写得好,音乐也精通,书法也不错。

 但他傲岸不羁,不肯曲意逢迎。

 他琵琶弹得好,还能创作新曲。

 宋文帝想听,老暗示他,他就是装不知道,不肯弹。

 有一次文帝宴请大臣,对他说:“我想唱歌,你给我弹琴。”

 范晔只好弹了,文帝歌一唱完,他马上停,多一曲都不肯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范晔对皇帝不逢迎,但对同僚挺真诚的。

 那时候,沈演之是右卫将军,和左卫将军范晔一起掌管禁旅,同参机密。

 每次朝见皇帝,范晔要是先到了,一定等沈演之来了一起进去,可沈演之从来没等过范晔。

 范晔心里不藏事,就写了篇《和香方》,讥讽他们。

 他根据同僚的特点,把庾炳之比作“多忌”的麝香,沈演之比作“昏钝”的枣膏,他自己呢,就是“沈实易和”。

 这《和香方》一出,范晔更被同僚排挤了。

 元嘉十七年,彭城王刘义康长期执政,威权越来越重,宋文帝就猜忌他了,找了个“合党连群,阴谋潜计”的罪名,免了他的宰辅职务,贬为江州刺史。

 孔熙先因为刘义康对他父亲有恩,就联络朝臣,想反叛,立刘义康为帝。

 范晔掌握禁军,有名望,又在刘义康手下做过多年官,所以孔熙先首先就留意上他了。

 孔熙先先结交了范晔的外甥谢综,谢综为了报答孔熙先,就把他引荐给范晔了。

 孔熙先认识范晔后,使劲伺候他,还拉拢他赌博,故意输钱给他。

 范晔贪心钱财,又欣赏孔熙先的才干,两人关系就越来越好了。

 孔熙先见时机到了,就怂恿范晔参与谋反,范晔一开始拒绝了。

 孔熙先又用朝廷拒绝联姻的事激他,刘义康也为宣城之贬向范晔道歉,范晔最后就参加了,决心反叛朝廷。

 孔熙先精通天文,就派尼姑法静南下讲道,说江州将出天子。

 这天子,就是指江州刺史刘义康。

 为了增加谋反成功率,孔熙先又让僧人法略改名孙景玄,去臧质军里做宁远参军,还联络了台城队长许耀做内应。

 孔熙先又勾结了大将军府史仲承祖,仲承祖就把谋反计划告诉了丹阳尹徐湛之。

 徐湛之告诉范晔,臧质非常赞成他们的行动,肯定会邀萧思话一起举事,不用担心兵力不够,就等着好日子到来。

 于是他们互相封了官:徐湛之是抚军将军、扬州刺史,范晔是中军将军、南徐州刺史,孔熙先是右卫将军,等等。

 凡是他们一直讨厌或不服从刘义康的,都另抄一本,准备把这些人处死。

 孔熙先见事情进展得顺,就叫他弟弟孔休先草拟檄文,还让范晔起草政变宣言。

 范晔就以刘义康的名义给徐湛之写信,勉励各部“同心协力,族灭奸党,争为创业元勋,再创宋朝”。

 元嘉二十二年九月,征北将军衡阳王刘义季、右将军南平王刘铄去边镇就职,范晔等人就约定这天举事。

 但因为没约好,政变就没能如期举行。

 到了元嘉二十二年十一月,徐湛之上疏文帝,告密说范晔是政变的主谋,还呈报了参与政变的名单和相关书信证据。

 文帝马上就下诏书“马上逮捕,依法穷诘”。

 当夜,文帝派人秘密逮捕了谢综、孔熙先,又诏朝臣在东阁聚会,质问范晔为什么谋反。

 范晔当时吓得要命,慌忙否认。

 文帝告诉他谢综、徐湛之、孔熙先等都招了,还摆出了书信证物。

 范晔一看,只好承认谋反,说“有负于国、罪行深重,愿被处死”。

 第二天,范晔被送进监狱,他问徐湛之关在哪儿,才知道告密的就是徐湛之。

 于是范晔称病,请求换狱所,得以和谢综等人成了隔壁。

 他告诉谢综等人告密者是徐湛之,还作诗感叹:“在生已可知,来缘画无识。好丑共一丘,何足异枉直。”

 范晔进监狱后,以为自己马上就要被处死,没想到文帝追查案情,二十多天都没结果。

 他还以为有活下去的希望呢。

 孔熙先讥讽他怕死。

 他感慨地说:“可惜啊!满腹经纶,却要葬身此地。”

 到了十二月,范晔被押赴刑场,那年他才四十八岁。

 他的儿子范蔼、范遥、范叔委等都被株连,只有孙子范鲁连幸免于难。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