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魏主遭弑皇孙立 宋廷内争祸端起(第3页)
陆丽一听,吓得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惊叫道:“嗣主又被弑了?
这宗爱一再作乱,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我得跟你们一起,除掉这个奸贼,迎立皇孙!”
说干就干,他们赶紧召来了尚书长孙渴侯,几个人商量了一番密计。
决定由源贺和长孙渴侯率禁兵守卫宫廷,陆丽和刘尼则去迎立皇孙。
皇孙浚那时候才十三岁,还是个孩子呢。
他们把他抱上马,一路飞驰到了宫门。
长孙渴侯早就在那儿等着了,一见他们来,赶紧开门迎了进去。
陆丽也进宫去保护皇孙,刘尼则率着禁兵,又驰回东庙。
到了东庙,刘尼大声对众人喊道:“宗爱弑杀了南安王,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他的罪应该灭族!
现在皇孙已经登上了大位,传令给所有的卫士,都回宫去,各守原职!”
众人一听,都欢呼起来,喊着“万岁”。
刘尼趁机指挥手下,把宗爱和贾周都拿下了。
然后,他带着兵马,浩浩荡荡地返回了军营。
这事儿,总算是有了个了结。
皇孙浚在永安殿登基即位,大殿上金碧辉煌,群臣肃立。
他召见了文武百官,宣布改年号为兴安,意味着新的开始,希望国家能从此安定兴盛。
说起之前的变故,皇孙浚语气坚定:“宗爱、贾周这两个奸贼,已经被朕诛杀。
对他们用了最严厉的五刑,家族也被夷灭三族,以儆效尤。”
群臣听后,都纷纷点头,心中暗自庆幸奸贼终于得到应有的惩罚。
接着,皇孙浚又追尊景穆太子晃为皇帝,庙号恭宗,其母郁久闾氏也被追封为恭皇后。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臣子们都感受到了新帝的孝道和尊崇先人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孙拓跋浚还特别提到了他的乳母常氏:“常氏,本是辽西人,因缘际会入宫,朕自幼丧母,是常氏用乳汁哺育朕长大成人。
如今,朕要尊她为保太后,以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群臣听后,都感叹新帝的仁德。
不久之后,常氏更是被尊为皇太后。
虽然这是报答她的恩情,但有的臣子私下里议论,觉得这样的做法有些过于特殊,不太合规矩。
封赏之后,皇孙拓跋浚开始论功行赏,陆丽被封为平原王,刘尼为东安公,源贺为西平公,长孙渴侯更是被任命为尚书令,加开府仪同三司。
国事逐渐安定下来,国家也从危难中转危为安。
此时,南朝的宋天子刘义隆却遭遇了不幸。
自从袁皇后病逝后,潘淑妃就独揽了内政大权。
太子劭本性凶残,又想起母后病亡与潘淑妃有关,心中对潘淑妃和她的儿子刘浚充满了仇恨。
潘淑妃儿子刘浚已察觉到太子劭对他的敌意。
为了保命,他不得不曲意逢迎太子劭,这样才能和太子劭保持表面的亲近。
太子劭的姐姐东阳公主有个婢女王鹦鹉,她与女巫严道育往来密切。
严道育通过王鹦鹉攀上了东阳公主,自称能够辟谷导气,还能役使鬼物。
东阳公主是个妇人,免不了有些迷信,就把严道育当成了神巫。
有一天,严道育对东阳公主说:“神将要赐给公主一件重宝,请公主留意!”
东阳公主听后,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
入夜后,东阳公主躺在床上,突然看见一道流光像萤火虫一样飞进了她的书房。
她慌忙起身查看,打开书箧一看,里面竟然有两颗青珠。
东阳公主以为是神赐给她的宝物,对严道育更加信服了。
“这真的是神赐给我的吗?”
东阳公主拿着青珠,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严道育在一旁微笑不语,心中却暗自得意。
她知道,自己已经成功抓住了东阳公主的心,接下来的计划也就可以顺利进行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