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休佑坠马遭毒手 道成入朝显从容(第2页)

 休仁叹了口气,说:“我死了以后,看他还能活多久。”

 说完,他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没过多会儿,毒性发作,休仁就断了气。

 宋主生怕夜长梦多,生出什么变故,强撑着病体,坐上轿子,连夜出了端门。

 一直等到传来休仁已死的消息,他才敢回到宫里。

 黎明时分,皇宫里又传出一道诏书,谎称休仁谋反,因害怕治罪而自杀了。

 诏书里还说,将休仁降为始安县王,不过他的儿子伯融被允许继承爵位。

 这伯融啊,是休仁的妃子殷氏所生的。

 殷氏守寡在家,身子还落下了病根。

 她请了位叫祖翻的医生来瞧病。

 这祖房啊,长得白净秀气,殷氏呢,也还算年轻。

 两人一对眼,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心里头都起了那么点意思。

 没多久,俩人竟然就抱到床上去了,说是要行针灸之术,其实干的啥,大家都懂。

 这事儿后来败露了,殷氏被送回娘家,也被逼着自尽了。

 宋主跟身边的人说:“我跟休仁年纪差不多,从小就亲近。

 景和、泰始那几年,我全靠他扶着。

 现在为了皇后,不得不除他。

 但想起来,心里还是疼啊!”

 说到这儿,宋主眼泪哗哗地流,伤心得不行。

 身边的人赶紧劝他:“这事儿啊,是情法两全,没啥好遗憾的。”

 可宋主心里明白,这彼此欺骗,你瞒我瞒的,国家离灭亡不远了。

 先前啊,吏部尚书褚渊被派到吴郡当太守。

 那时候,宋国的皇帝心里盘算着要除掉休仁,就急急忙忙把褚渊召进宫里来。

 皇帝一见褚渊,眼泪就流下来了,拉着他的手说:“我才刚过壮年,可这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我怕是不行了。

 今天叫你来,就是想让你试试穿这件黄衣裳。”

 这黄衣裳是啥?

 原来啊,那是当时乳母穿的衣服。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他觉得自己儿子昱还小,想托孤给褚渊,所以才这么说。

 褚渊一听,心里明白,但嘴上还是委婉地拒绝了。

 接着,皇帝话锋一转,提到了诛杀休仁的事。

 没想到,褚渊竟然劝皇帝别这么做。

 皇帝一听,火了,瞪着眼睛说:“你怎么这么傻!这种事怎么能和你商量!”

 褚渊一看皇帝生气了,心里害怕,只好勉强答应了。

 过了几天,皇帝又有了新的任命。

 他把右仆射袁粲提拔为尚书令。

 褚渊呢,也成了尚书左仆射,俩人一起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巴陵王刘休若,一到京口,就听到了他哥哥刘休仁去世的消息。

 他心里又惊又怕,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朝廷的紧急命令,要他调到江州去任职。

 但命令里还催着他赶紧进京见皇上一面,说好了七夕节那天一起赴宴。

 休若心里虽然忐忑,但皇命难违,只好硬着头皮进了京。

 到了宫里,皇上还挺热情,拉着他的手,聊起了家常,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这让休若心里稍微踏实了点。

 转眼间,七夕节到了。

 宴会上,休若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和皇上、大臣们一起喝酒聊天,看上去挺开心的。

 宴会结束后,休若回到自己的府里,天已经黑了。

 刚坐下来没多久,一个朝廷的使者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壶酒,说是皇上赏赐给休若的。

 休若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这事儿透着蹊跷。

 但使者催得紧,他也不好推辞,只好接过酒来,一仰脖子,咕嘟咕嘟一饮而尽。

 谁承想,这酒里竟然藏着毒,休若刚喝下去没一会儿,就脸色铁青,倒在地上断了气。

 皇上后来倒是追赠了休若侍中、司空的官职,又让他的儿子刘冲继承了封号。

 但这番操作,明眼人都看得出,不过是表面文章,敷衍了事,想瞒过大家的眼睛罢了。

 紧接着,皇上又调休范去江州当刺史。

 说起这休范,在众兄弟里头,那是最没出息、最粗鄙的一个。

 宋主刘彧曾和王景文闲聊时提起:“休范这家伙,本事没半点,能力也弱得很,哪担得起镇守一方的重任。

 不过,就因为我当了皇帝,他才跟着沾了点光,享了点福。

 佛家说的‘投胎到王家是福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话语间满是对休范的照顾之情。

 王景文听了,也就连连点头,没多说什么就退了出去。

 文帝一共有十九个儿子,到现在,除了宋主刘彧,就只剩下休范还活着了。

 这宋主啊,不仅对自己的亲骨肉疑神疑鬼,还特别迷信鬼神那一套。

 他特地选了个旧宅子,改建成了湘宫寺,那寺庙装饰得金碧辉煌,好不气派。

 有一天,新安太守巢尚之被罢了官,回到朝廷里。

 宋主就跟他聊起了湘宫寺:“巢卿啊,你去过湘宫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