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魏主宏谋迁新都 群臣议定心未舒(第3页)

 爱卿觉得怎么样?”

 澄一听,立马高兴地回答:“陛下想搬到中原,统治天下,这可是周朝、汉朝兴盛的规矩啊!

 臣也特别赞成!”

 魏主宏却皱起了眉头,担忧地说:“可是北边的老百姓习惯了老地方,恋着旧土,一听说要搬家,肯定会惊慌闹腾。这可怎么办呢?”

 澄想了想,安慰道:“陛下,要做大事,就得有非凡的决断,一般人哪里能理解呢。

 陛下您心里有数,他们闹也闹不出个啥来。”

 魏主一听,笑了:“任城啊,你果然不愧是我们的智囊,就像当年的张良一样。”

 于是,皇帝下令建造河桥,准备不久后就渡河出兵。

 同时,还向四面八方传递文书,调集兵马,准备南征。

 这一忙活了两个多月。

 终于,大军从平城出发了。

 士兵们浩浩荡荡,渡过了黄河,一路向南。

 澄跟在皇帝身边,心里既激动又忐忑。

 他悄悄问皇帝:“陛下,这一路上,老百姓要是真的闹起来,咱们可怎么办?”

 皇帝笑了笑,自信地说:“卿放心,朕自有办法。咱们这是为了国家好,为了子孙后代好。他们以后会懂的。”

 就这样,大军一路前行,终于直达洛阳。

 适逢秋天,天气渐渐转凉,连绵的秋雨下个不停。

 魏主宏下令各路军队继续前行,他自己也穿上战袍,跨上战马,手握马鞭指挥着。

 尚书李冲等人一看这架势,急忙拽紧了马缰绳,上前劝阻道:“陛下,您现在非要南下,可全国的百姓和大臣们都不乐意啊。

 就您一个人坚持,这能成啥大事呢?”

 说着,李冲的脸上露出一副决绝的表情。

 好像在说,要是魏主不听劝,他就要去地下找冯太后诉苦了。

 魏主宏一听,火冒三丈,大声吼道:“我正在谋划统一天下的大事情,你们这些书呆子,懂啥?

 国家有明确的法令,别在这儿瞎叨叨了!”

 说完,他扬起马鞭,又要继续往前走。

 就在这时,安定王拓跋休等人也扑通一声跪在了马前,哭着恳求道:“陛下,您三思啊!”

 魏主宏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我这次大举南下,远近都震动了。

 要是啥成果都没有,我怎么向后世交代?

 再说了,现在要是不南伐,那也得迁都到这里来,总不能出师无名吧。

 你们要是赞成迁都,就站到左边;

 不赞成的,就站到右边。”

 安定王拓跋休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走到了右边。

 这时,南安王拓跋桢站了出来。

 他往前走了一步,大声说:“陛下,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能啥都听大家的。

 您要是能撤回南伐的命令,迁都到洛阳,这可是我们臣子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大好事啊!”

 接着,他又补充道,“说起来,迁都比南伐强多了。”

 群臣们一听,虽然心里有点勉强,但也只好跟着应声附和,一齐高呼“万岁”。

 就这样,迁都的事情就算定下来了。大家伙儿进了城,让军队好好休息整顿一番。

 魏主宏坐在营帐里,心里琢磨着接下来的打算。

 他想着怎么让迁都的事情顺利进行,又怎么让大臣们和百姓们都能接受。

 而群臣们呢,也在私下里叽叽喳喳地议论个不停。

 有的臣子担心迁都会遇到很多麻烦事儿,皱着眉头说:“这迁都之事,不知能不能顺顺当当的。”

 另一个臣子听了,也摇了摇头,附和道:“谁知道呢,就看陛下怎么决策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