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昭业忧鸾谋篡位 贤王逝世朝纲颓

萧坦之和萧谌,这俩人原本是昭业皇帝的铁哥们儿,心腹中的心腹。

 但眼看着昭业这家伙越来越不像话,整天干坏事。

 他俩心里也犯嘀咕,怕哪天祸从天降,殃及自身。

 这时候,鸾王爷瞅准机会,悄悄动手,把萧坦之和萧谌给拉拢过来了。

 鸾王爷跟他俩推心置腹,讲了一堆祸福利害,说得他俩心服口服,乐意为鸾王爷效力。

 接着,鸾王爷就让萧坦之进宫去见昭业,提议要杀掉杨珉那小子。

 昭业一听,转头就跟何皇后说了。

 何皇后一听,吓得脸色都变了。

 她眼泪哗哗地流:“杨郎,哦不,杨珉他年纪轻轻,又没犯啥错,咋能随便杀呢!”

 昭业从宫里出来,又把何皇后的话跟萧坦之说了一遍。

 萧坦之一听,赶紧说:“皇上,咱俩单独聊聊。”

 等旁边的人都退下了,萧坦之低声说:“皇上,杨珉和皇后那点事儿,外面都传开了,不杀他不行啊!”

 昭业一听,愣住了:“真有这事儿?那,那快去抓他,杀了他!”

 萧坦之领了命,火急火燎地就去抓杨珉了。

 杨珉被抓起来,眼看就要被拉出去砍头。

 何皇后一听,急得跟啥似的,跑到昭业面前,“扑通”一下就跪下了,哭得跟泪人儿一样。

 昭业看着何皇后哭得那么伤心,心里也软了,就吩咐旁边的人去传赦免的诏书。

 他心想,这下杨珉应该能保住命了。

 可萧坦之早就算计好了,杨珉一被拉出去,他就立马下令处决。

 等赦免的诏书传到的时候,杨珉的头都已经掉地上了。

 诏书传回来的人跟昭业一汇报,昭业也就这事儿搁一边了。

 可何皇后心里头啊,还是念念不忘她的情郎杨珉。

 她坐在那儿,眼泪一行一行地流,也不知道流了多少。

 坦之心里担心自己被人诬陷,于是就去找鸾商量对策。

 鸾这时候正琢磨着怎么除掉徐龙驹呢。

 一听坦之来找,心里立马有了主意。

 他悄悄跟坦之说:“你这样,拿点钱去打通内侍,让他们去跟何后说,就讲杨珉那事儿,全都是徐龙驹在背后捣鬼。”

 坦之一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照着鸾的话去做了。

 那内侍收了钱,自然就把话带到了何后耳边。

 何后一听,也分不清真假,心里头对徐龙驹那是恨得牙痒痒,立马就催着昭业赶紧把徐龙驹给杀了。

 昭业呢,一开始还有点犹豫,没马上答应。

 这时候,鸾又趁机上了一本弹章,让坦之递了进去。

 这一下子,内外夹攻,徐龙驹就算是长了三头六臂,也逃不掉这一劫了。

 刑书一下来,徐龙驹就这么没了。

 杨珉、徐龙驹都解决了,接下来就轮到直合将军周奉叔了。

 这周奉叔啊,仗着自己勇猛有权势,那是谁都不放在眼里,公卿大臣都被他欺负得够呛。

 他出门的时候,还特地让二十个人带着单刀跟着,那架势,就跟皇帝出巡似的。

 大臣们看见周奉叔过来,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惹上麻烦。

 “哼,看我这架势,谁还敢惹我?”

 周奉叔得意洋洋地跟身边的小弟说。

 “那可不,将军您这威风,谁见了不害怕?”

 小弟们也是拍马屁拍得响当当。

 就这么着,周奉叔在宫里那是横着走,门卫不敢哼一声,大臣们也不敢冒犯他。

 “周郎的刀啊,竟然不认识你!”

 这句话在街头巷尾悄悄流传,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说这话的人,心里头憋着一股气。

 因为他也亲身受过侮辱,这人便是朝中一位大臣,

 他暗暗下定决心,要除掉那个让他不爽的萧奉叔。

 于是,他找到了萧鸾和二萧兄弟,合计着怎么让皇帝昭业把萧奉叔调到外地去。

 昭业皇帝耳朵根子软,一听人劝,立马就把萧奉叔派到青州当刺史去了。

 萧奉叔还想讨个封赏,要个千户侯,昭业也答应了。

 可萧鸾不乐意,上书一拦,结果萧奉叔只捞了个曲江县男的封号,食邑才三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