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昭业被废命难保 昭文即位局渐稳(第3页)

 萧鸾环顾四周,对大家说:“废了一个皇帝,得再立一个,你们觉得现在该立谁好呢?”

 他心里其实早就有谱了。

 徐孝嗣赶紧接话:“我看啊,新安王挺合适的!”

 萧鸾微微一笑,说道:“我也想的是他。

 不过这事儿得有个太后的旨意。

 孝嗣啊,你赶紧起草一个。”

 徐孝嗣一听,连忙点头:“我早就准备好了。”

 说着,他就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来,恭恭敬敬地递给萧鸾。

 萧鸾接过纸,快速地看了一遍,然后满意地说:“嗯,写得不错,就是这样吧。”

 于是萧鸾宣布命令。

 命令大概意思说:

 自从我们国家建立以来,从宋朝接手天下,几代皇帝都很英明。

 太祖皇帝英勇神武,开创了基业;

 武皇聪明绝顶,治理国家有方;

 文帝智慧超群,品德高尚,虽然功劳还没完全显现,但德行已经深入民心。

 我们国家的根基稳固,本来可以长久传承。

 可是现在的皇帝,从小就不学好,喜欢胡闹,迷恋狗马、酒色,只做坏事,嫉妒好人。

 先皇很疼爱他,总是包容他,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好好管理国家。

 但他即位后,恶行更厉害了。

 守孝期间一点也不悲哀,穿着孝服却大吃大喝,整夜昏睡,国家大事都荒废了。

 发号施令也没人知道该听谁的。

 那个太监徐龙驹,掌管着重要部门,和奉叔、珍之一起把持权力。

 皇帝以为他们很能干,很信任他们,但他们却胡作非为。

 皇帝则肆意妄为,不顾天理。

 把先皇的妃子都占为己有,把皇宫里的东西都拿到自己玩乐的地方。

 宫里宫外乱成一团,男女都不分了。

 以前太宗、简文帝都是好皇帝,我们要学习他们。

 镇军大将军正直有谋,国家靠他了。

 现在要按规矩,废掉现在的皇帝。

 新安王是文皇的后代,聪明英明,应该继承皇位,让天下太平。

 我们要按礼仪迎接他,让他当皇帝。

 我经历这么多苦难,写这些话,心中无限感慨!

 新安王就是昭文。

 他是文惠太子的第二个儿子。

 那时候,他才十五岁,就已经当上了中军将军,还领着扬州刺史的职位呢。

 有一天,萧鸾等人把他迎进了皇宫,扶他坐上了皇位。

 昭文一上台,马上就封萧鸾为骠骑大将军,还让他管着尚书省的事儿,扬州刺史的职位也继续让他兼着,另外还加封了他为宣城郡公。

 这可真是风光无限啊!

 接着,昭文又颁发了一道大赦天下的诏书,把隆昌元年改成了延兴元年。

 然后,他还按照太后的意思,把原来的皇帝昭业追废为郁林王,何皇后也降为了王妃。

 算起来,昭业在位的时间可真短,满打满算也就一年。

 昭文即位后,朝廷里的局面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就这样,昭文一边稳固着朝局,一边忙着封赏。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