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制造瘟疫(第2页)
消息传到了京城长阳。钰门关的一万守军,竟挡了金人 15 万大军 7 天,现在还在抵挡,这一壮举如巨石入水,在京城激起千层浪。当人们谈论得知其中有 人是死囚和民夫时,更是惊叹不已。
京城的茶馆里,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议论纷纷。“你们听说了吗?钰门关那战况惨烈得很呐,一万守军,大半都是死囚和民夫,硬是和十五万金兵扛了七天,这简直是奇迹啊!”一个穿着长衫的老者摇头晃脑地说道。
“是啊,听说那些出城求援的士兵更是英勇无畏。有一个都跑死了,还把自己拴在马上,赶着马到了最近的城关,就为了把消息传回来,这是何等的壮烈!”一个年轻的后生满脸敬佩地接口道。
“哼,朝廷也该早点发兵救援才是,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那孤军奋战吧。”一个大汉皱着眉头,有些不满地嘟囔。
这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沈渊这里。他独自在御书房内,脸色阴沉如水,一言不发地坐在龙椅上,双手紧紧地攥着扶手,指节泛白。
正在想着什么的时候,太监禀报,沈桥求见。沈渊让她进来。沈桥一脸紧张。
“父皇,前往钰门关的大军什么时候到?再晚一些,那些人要撑不住了。”
沈渊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脸。“放心,父皇已经派大军去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到的。”
沈桥微微点头,随后轻哼一声道:“听说此次是周桐在钰门关领军,那个只会谄媚的小人,没个真本事,女儿本以为他定是个贪生怕死之徒,没想到这次倒还算是个男人,能在那坚守至今。”
沈渊听了女儿的话,刚欲开口,便有太监来报,有大臣联名上书给陛下。于是沈桥先告退了,沈渊则整理思绪让礼部尚书进来。
刚一进来“陛下,钰门关那些将士能守到现在,已然是奇迹。若不速速增兵救援,一旦城破,金兵必然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啊!”这人言辞恳切地说道。
沈渊看着手中的联名上书,眉头皱得更紧了。说道:“朕深知此事关系重大,钰门关的局势朕一直密切关注着。众将士在前线拼死抵抗,其英勇无畏朕亦感同身受。朕不会坐视不管,援兵之事已有安排。爱卿不必担心。”
那人磕头:“陛下圣明。”
沈渊摆摆手 “下去吧,朕要安排诸多事宜,时间不等人。”
那人又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告辞。
沈渊在御书房内,久久伫立,四周静谧得只剩下他轻微的呼吸声。他的目光深邃而凝重,仿若能穿透这宫墙,望见远方钰门关的烽火硝烟。许久之后,他缓缓移步到书案前,铺开宣纸,提起狼毫,笔锋蘸满墨汁,略作停顿后,挥毫疾书。
不多时,一封密信已然写就。沈渊轻轻将笔搁下,抬起头,沉声道:“影杀。”声音落下的瞬间,一道黑影如鬼魅般自房梁之上飘落,单膝跪地,低头抱拳,一言不发,唯有周身散发的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沈渊亲手将密信递与影杀,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去一趟钰门关,速将此信交予秦羽,不得有误。”影杀接过信件,低声应道:“遵命。”而后身形一晃,便消失在御书房内,仿若从未出现过一般。
御书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沈渊一人。他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天色渐暗,乌云开始聚集,似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恰如这动荡不安的朝局与战事。
“周桐,欧阳羽.........是叫着名字吧?你们可真给朕惊喜啊。”
此时的钰门关,城墙上的守军们望着城下那被沸水、金汁还有粮食混杂的一片狼藉的尸体,心头满是苦涩与无奈。用沸水浇灌,用现代话语来说,一是为了借助高温,为细菌温室做好规划。
接连多日的鏖战,尸首在烈日下暴晒、污血反复浸染,早已成了病菌滋生的 “培养皿”,沸水虽简陋,却是此刻守军手中为数不多能延缓疫病扩散的手段,起码能在短时间内,遏制病菌过快朝城中飘散;二来城中物资见底,火油告罄,沸水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周桐他心里都清楚,这制造瘟疫的法子实属饮鸩止渴,是走投无路之下的险招。正常而言,瘟疫滋生、蔓延需耗费些时日,病菌要在尸体腐化、环境霉变中慢慢积攒能量、壮大队伍。可钰门关下,最早的尸体搁了足有八天,暴晒、闷热加上血水滋养,本就 已近有了势头,如今金汁、粮食倾洒其上,无疑是火上浇油,彻底打破了病菌繁衍的缓慢节奏。军医们满脸凝重,预估最快只需一天,疫病的阴霾就会强势笼罩,势头迅猛得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