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说书人(第2页)

 他一边吟诵,一边微微晃动着手中的酒杯,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羁与洒脱,仿佛他已化身为那诗中的狂人,在这元宵之夜尽情抒发着内心的豪情壮志。

 当吟诵到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时,他微微一顿,目光扫向在座的众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他灵机一动,将 “岑夫子,丹丘生” 改为 顾四方,心怅然。

 随着周桐抑扬顿挫地继续吟诵,整个阁楼内都沉浸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他的声音在阁内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般情感、万种力量,撞击着众人的心灵。那豪迈奔放的诗句,那大气磅礴的意境,让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广袤无垠的时空之中,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被那股强烈的豪情所感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顾四方,心怅然,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待周桐吟诵完毕,他洒脱地大笑起来,再次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那笑声在寂静的阁内显得格外响亮,仿佛是他对自己这场精彩 “表演” 的得意宣告,又像是在向这世间的一切束缚与不公发出挑战。

 一时间,整个阁楼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所有人都沉浸在周桐所吟诵的诗句带来的震撼之中,久久无法回神。大家都是文化人,怎能听不出这诗中的含金量和那深藏其中的怀才不遇之情。

 徐巧的双眼圆睁,满是惊讶之色,那目光紧紧地锁在周桐身上,仿佛他是这世间最为耀眼的存在。她的嘴唇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这突如其来的震撼哽住了喉咙。

 手中的手帕早已被她绞得不成样子,而她却浑然不觉。爱慕之情在她的眼中汹涌澎湃,她从未想过,那个平日里温柔体贴、偶尔有些调皮的周桐,竟能在这一刻展现出如此豪迈不羁的一面。

 在她心中,周桐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不仅仅是因为他那过人的才情,更是因为他在吟诵时所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魅力,仿佛能冲破一切世俗的枷锁,直击人的灵魂深处。。

 欧阳羽坐在轮椅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紧地握住轮椅的扶手,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他的目光深邃而专注,紧紧地盯着周桐,眼中既有对师弟才华的惊叹,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这首《将进酒》仿佛是周桐内心的呐喊,喊出了他们这些文人共同的心声。他想起自己曾经的壮志豪情,那些年少时的梦想如今似乎都被这残疾的身躯所束缚。

 但同时,他也为周桐感到担忧,在这复杂的世道中,如此直白地抒发怀才不遇之情,会不会给周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他也明白,周桐的性格本就如此洒脱不羁,又怎会轻易被这些世俗的担忧所束缚。

 最为震惊的,应当是沈太白。七步成诗,大才!大才!

 他端坐在椅子上,表面上看似神色平静,但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波澜。他的目光幽深如海,紧紧地盯着周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艳和赏识。

 作为王爷,他见过无数的文人墨客,也听过诸多的诗词佳作,但像周桐这般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吟诵却不多见。然而,在赏识之余,他心中也有着自己的思量。他深知这世间怀才不遇的文人众多,但身为上位者,他也有自己的无奈和苦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朝廷的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相互制衡,并非他一人能够轻易改变。周桐所表现出的才华和豪情,如果能够为他所用,自然是再好不过,但他也明白,像周桐这样的人,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不会轻易被名利所收买。他不禁陷入了沉思,思考着如何才能在不违背自己原则的前提下,留住周桐这样的人才,为这朝堂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同时,他也从周桐的吟诵中感受到了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这让他意识到,在这看似繁华的盛世之下,其实隐藏着许多文人墨客的无奈和悲哀,这也让他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良久,沈太白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探究:“周公子,欧阳先生,看各位气宇不凡,想必过往也有着不凡的经历,不知可否与本王说说你们的来历?为何会在这小镇之中?”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陷入了沉默。阁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周桐和欧阳羽对视了一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片刻后,欧阳羽率先拱手,神色间带着几分落寞与自嘲,说道:“王爷,实不相瞒,我等正是此次钰门关一万人守军存活下来的残剩之人。大战过后,我等侥幸存活者皆身负重伤,朝廷便安排我们到这小镇修养,趁着朝廷的后续文书还未下达,众人便想着出来放松放松,也感受一下这久违的人间烟火气,不想竟在此处与王爷相遇。”

 沈太白听闻此言,脸上瞬间露出震惊之色,他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颤抖,眼眶也不自觉地红了起来。他怎么能不知道,此次钰门关之战的惨烈。那一万守军,其中真正的士兵不过一千有余,其余的竟是五千死囚和五千民夫。就是这样一支成分复杂、看似不堪一击的队伍,却在那片血与火交织的战场上,挡住了十五万金人的虎狼之师。

 沈太白此前就对这些钰门关的守军赞赏有加,还曾上书给自己的兄长 —— 当今圣上沈渊,恳请派兵支援。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今日竟会以这样的方式与这些英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