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练功,炼铁(第2页)
"理论上......应该有用。"周桐挠了挠鼻子,底气不足地说道。
他依稀记得现代炼钢是要加石灰石去杂质的,但具体比例?温度控制?对不起,穿越前没背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文。
"砰!"
炉子里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吓得众人一哆嗦。周桐伸长脖子一看——得,又废了一炉。铁水凝固得像块发霉的豆腐,上面还布满了蜂窝状的气孔。
"......"
铁匠们齐刷刷地看向周桐,眼神里写满了"您是不是在逗我们玩"。
周桐干笑两声:"咳咳,这次可能是石灰加多了......下一炉我们试试少放点?"
就这样,他们烧了一炉又一炉,废铁堆成了小山。周桐的"科学实验"笔记上画满了鬼画符般的配方记录:
第三十二次试验:三筐铁矿+两铲石灰=炸炉
第四十五次试验:煤炭提前烘干=火候更旺但铁更脆
第五十八次试验:加入石英砂=得到一坨亮晶晶的废渣
"老爷,要不......咱们还是用老法子吧?"老铁匠实在看不下去了,委婉劝道。
周桐盯着那堆失败品,突然一拍大腿:"等等!我好像发现规律了!"
他兴奋地指着最新一炉勉强成型的铁块:"你们看,这次的火候控制得更好,铁水的流动性明显提高了!这说明温度是关键!"
铁匠们面面相觑——这不是废话吗?打铁谁不知道火候重要?
但周桐已经沉浸在自己的"重大发现"中,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我们要改进炉子!加高炉膛!增加鼓风!"说着就抓起炭笔在地上画起了设计图。
铁匠们凑过去一看,只见纸上歪歪扭扭画着个奇形怪状的炉子,烟囱高得离谱。
"......"
老铁匠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问:"老爷,您这炉子......它不漏风吗?"
周桐:"......"
等他灰头土脸地回到小院时,陈嬷嬷正在槐树下穿针引线。见他衣襟上沾着煤灰,头发乱得像鸟窝,手里还攥着块坑坑洼洼的废铁,立刻把针线往竹匾里一丢,抄起笤帚就迎上来。
“我的大少爷!” 陈嬷嬷上下打量他,笤帚疙瘩悬在半空没舍得落下去,“您这是去刨煤窑了?还是跟铁匠铺的炉子较上劲了?”
周桐苦着脸举起那块废铁:“嬷嬷您看,第五十八炉,终于不像石头了!”
陈嬷嬷凑近一瞧,铁疙瘩上布满气孔,跟蜂窝似的:“哟,这是铁还是蜂巢?再练下去,怕是要给蜜蜂安新家了。”
老王蹲在石凳上啃黄瓜,见状憋笑憋得肩膀直颤:“少爷,您这铁要是能成,老奴明日就把菜窖改高炉。”
周桐气鼓鼓地踢了踢门槛:“别笑!我这叫探索!知道什么是科学吗?就是不断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