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发酵(第2页)

谢既白细细地解说道:“酿酒用的是粮食,自酿自饮无妨,但卖酒却不成,卖酒这门生意是官家的,以防酒商大量酿酒,哄抬粮价。

谢家酒楼的酒,当然是从朝廷指定的酒肆中采买的。这酒曲,就是那酒肆老板送的。”

施窈恍然。

随着这段时间,朝野内外都在讨论官商勾结,老百姓对那些落马的官员拍手称快,她也意识到朝廷抑商的重要性。

资本家尝到甜头,是不会有尽头的。

他们不会管百姓死活,不会管物价涨跌,只要能赚到银子,把银子落入口袋,才不管老百姓会不会饿死。

管百姓死活的,最终还是朝廷,最希望百姓安居乐业的,最终竟然还是想坐稳皇位的皇帝。

官员、官眷经商则是百姓的灾难。

因为经商的官员,已不是纯粹的官员了,他们会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家的生意挤压普通商户的生存空间,也就是压榨老百姓的生存空间,成为资本家。

施窈成亲前半个月,就有商户借皇帝朝经商官员发难的机会,将吏部尚书郭渊告上大理寺。

那商户说,郭尚书以权压人,看中商户家的珠宝生意,先让他儿子郭旸出面,强迫商户把自家生意分股,以收保护费的名义,直接抢夺走珠宝铺子两成的股权。

后来这官员的妻子出面,也要做珠宝生意,竟又要夺走五成的股权,充入她自己的嫁妆。

那商户在当地就上告到知府,被郭尚书压下,随手捏个罪名,便将商户投入牢狱。

商户家里贱价将所有铺子卖给郭夫人,方才从牢里放出来。

出来方知,他儿子稀里糊涂签了卖身契,成了郭家的家奴,商户大哭一场,跪求尚书家的豪奴放过他儿子,一通交涉,他继续当珠宝铺子的掌柜,为尚书夫人赚银子,以换取儿子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