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戒尺(第3页)

“姑娘是大姑娘了,什么道理都明白,规矩也明白,不用我耳提面命,反复提醒。若挨打,传出去,名声不好听,若不挨打,怕姑娘不长记性。

我只想提醒姑娘,女儿家最重要的便是名声。有些人,有些事,哪怕再恨,再怨,也当藏在心里,有些话,哪怕再想说,最好还是不说。

做,永远比说更有效,更能保护名声。大家族里,说白了,人情世故就两个字,体面。”

施窈收回手,连连点头:“我受教了,姑姑说的是金玉良言。”

柳华姑姑问:“你受教什么了?”

施窈认真地道:“大家闺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两面三刀。”

柳华姑姑一听,眉头抽搐,手里的戒尺颤微微的,有再扬上去的趋势,施窈生怕挨打,忙岔开话问:“银票呢?三老爷送来的银票呢?”

“都收好了!想来姑娘是不稀罕三老爷的银子的,要还回去,奴婢们生怕丢了一张两张的,已收好了的。”

木香转身便捧来个匣子,“姑娘点一点,一共五千两银票。”

施窈咋舌:“三房不善经营,拿出五千两银子收买我,真是大手笔!不过,我可没打算全部送回去。帆哥儿呢?”

木香回道:“姑娘与三老爷‘散步’的流言传开,四奶奶便使了人来,带帆哥儿回了参昴馆。”

施窈点头,表示知道了。

帆哥儿近日养在福绥院,四嫂要去家庙,终于又记起,她有个儿子叫施云帆。

柳华姑姑悄悄退出去。

隔了小半个时辰,丫鬟们陆陆续续回来,木香问:“你们怎么回来这么晚?姑娘早回了。”

半夏灰头土脸的,朝施窈努努嘴:“还不是因为姑娘!我们追到邀月河,桥上的竹桥叫姑娘解了,听说三老爷落水,因此我们只得又原路绕回来!”

施窈忙去捂她的嘴,果然,回头一看,柳华姑姑不知何时又将戒尺拿在了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