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九三尺妖带

第475章 估价大云经变(第2页)

  当然了,这幅图的实际长度也就四十五公分不到。

  但传统的手卷装裱向来首尾留白很多,看上去大气,中间的内容才会显得重要,突出。

  这幅《大云经变图》修复装裱好之后,我并没有立即出手。

  而是先请了林正卿、冯国坤,还有苏溪亭、荣正道,以及吴学潜等人过来品鉴。

  其实,品鉴是其次,估价才是我的目的。

  图画一展开来,众人都先是一愣。

  因为这并不是笔墨画,而是印刷品。

  而且,内容还是一幅佛教的经变图,这也太大惊小怪了吧!

  但是,再仔细一看内容。

  率先吃惊的是林正卿,他是真正得学者,他看东西是先从历史价值去看。

  跟古董商从商业角度不太一样。

  所以,林正卿先吃惊了。

  “哟!这是武则天时期的印刷品?”

  武则天?印刷品?

  这两个关键词,不禁就让在场的众人意识到了这件图画的真正价值了。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众人七嘴八舌讨论了一番这幅图画的意义。

  然后就不约而同看向了我,问这画是哪里来的?

  好奇之心人人有之!

  没什么好隐瞒的,我就老老实实将前几天去京都,在潘家园捡漏的事跟大家说了一遍。

  众人听得是惊奇不已,都说,过几天我也去潘家园捡漏去。

  捡不捡漏我不管,问题是这幅画的市场估价是多少。

  林正卿不愿意给出估价,因为他觉得这件东西的价值不可估量。

  “我们都说历史上武则天是利用佛教,利用舆论,让她顺利当上女皇的。但是,从来都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也都是野史说说而已。但这幅图画的出现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它充分的证明了,历史上武则天是真的利用了佛教。其价值怎么估量?”

  林正卿说的没错,但,那是用他学术馆藏单位的眼光来看问题。

  而作为古董商,任何东西都有价值。

  不管它是什么级别的国宝,不论它有怎么样难得的历史价值。

  总有可以衡量的一个数字。

  但是,对于这个数字,其余人都达不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