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九三尺妖带

第608章 看画(第3页)

  因此,从用印款识等方面看,都是规规矩矩毫无破绽的。

  材料、时间线都没问题,最后看画面本身。

  说实话,绘画风格这种东西太主观了。

  那些所谓专家学者鉴定古董,开口闭口大谈什么风格、精髓,实际上都是狗屁。

  在真正临摹的很好的作品面前,这些都是小儿科。

  别人不知道,我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我从小学习绘画,后来又科班学了四年绘画。

  所谓的风格、精髓,实际上都是可以学习临摹的。

  甚至,很多画家自己面对临摹作品,都辨别不出来那幅是真那幅是假。

  当然,能临摹到这种程度,那么临摹者本身也是绘画大师了。

  最有名的临摹者,那就是张大千了!

  回到唐伯虎的画上来。

  如果非要说一说他的绘画风格,简单来说:

  唐寅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山水,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

  怎样?

  是不是说了等于白说,太过主观?

  这就是传统的书画鉴定。

  那,也许你会质疑,这书画还能不能鉴定呢?

  当然能,但从绘画风格这个角度去鉴别的话,只能筛掉部分而已。

  很多临的好的,是鉴别不出来的。

  而且,风格这种东西其实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只能看的多了,心中会有一些感觉。

  一样,也还是主观性很强的存在。

  而眼前这画,我的感觉就是,很符合唐伯虎的风格。

  至少,我是没看出明显破绽的。

  这幅画,我前前后后大约用了十几分钟方才看完。

  这对于我来说,算是非常长的用时了。

  当然,字画的鉴定比起其他类别的古董,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这样也算正常。

  但同时,也看出这幅画是幅真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