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九三尺妖带

第838章 问题出在了哪儿(第2页)

  而且真要打起官司来,卖家也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呢,很多时候还是要用老规矩来办事,别整新活,玩花样。

  这要是不用那鉴定结果,把这件瓷器卖了,那买家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卖家的。

  “梅总,您受累,再打开电脑看看,这青花碗是不是那件送检的。”

  这李老板是亲自上手将那青花碗从锦盒拿了起来,然后轻轻放在了我面前。

  我擦擦手,笑道,“不用打开电脑的,我记得那件送检的碗。”

  擦完手,直接就将那碗给一手托了起来,一手扶着碗边开始慢慢的旋转。

  我将那碗转完一圈,然后再反过来看那底款。

  还有底部的取样凹坑。

  这碗,的确就是送检那只。

  如假包换!

  送检的原件是找到了,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我之前拿着的碗是件仿制的,仿的就是眼前这件,这是个套路。

  但现在,我忽然发现,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那件碗压根就不是仿制的。

  前两天那碗,跟现在这碗,根本就不是仿制和被仿制的关系。

  这两件碗其实都是原生的。

  怎么说?

  前面那碗,我本以为是照着眼前这件送检的碗仿制的,所以,感觉青花纹饰的描绘上过于精细,而行笔速度虽慢,却也自然流畅。

  但是,那是从看照片大致得出的想法。

  而当我真正拿到实物是,就完全不是这种想法了。

  提一句嘴,记住了,古董的实物跟照片比起来,粗看不会差异太多。

  但实际上,对于鉴定真赝来说,差异还是十分巨大的。

  切不可以照片来断真假,会上当的!

  眼前这件青花碗本以为是被仿制的母碗,但其青花纹饰的特点竟然跟前面那件一模一样。

  纹饰描绘过于精细,行笔速度均匀自然,却完全达不到明朝制瓷匠人的速度。

  也就是说,这两件青花碗压根就不是谁仿制了谁,而都是出自一个人手的原生作品。

  这么说,那眼前这件被送检去的碗也是赝品了?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这件碗不是检测结果为真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前一后两件碗我亲眼所见,绝对的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