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军嫂随军记彼岸时光

第368章 给领导们上一课(第2页)

 “他们有了钱做啥?买粮食,买菜吃,买布做衣服。再存点。对不对。”

 但只要他们拿钱出来买,我们的钱就流通了起来。买菜吧,这钱就又回到了我们新水村了。我们再分给了村民,村民也要出钱买粮食,然后修本村的水渠的时候,又要石头,这石头的钱,还是各村的村民凑来。

 你买我石头,我买你菜,再买他们家的水泥。

 就这样,你给我买,我给你买,全县的经济是不是就带动了?

 而县里,只要开头拉动一下,就成了。

 县里只要管着石头不能算高价,水泥只按成本算,这么来,大家不算得亏。

 梁新月的说法,让任局好半天没回过神来。

 “那是说出来干活的人,还是要给工资?”

 “对呀,人家哪里有白做工的?修水渠这种,我相信县上是安排了一部分款项的,但这笔钱不能只捏得死死的,得让这笔钱化整为零,最后还得回整。让百姓看到希望。”

 任局回想一下,梁新月的意思是主渠由县里出资修,修的时候,民工是要付人家工钱的,石头水泥是要付钱买的。

 那主渠修好了,各处的乡镇上的人来做了工的,都多少有些工钱,然后各公社要修分渠的话,得买石头,得买水泥,这些钱,就得摊给大家来付。

 付了石头的钱,付了水泥的钱,大家做工的时候,还是能得一点工钱,这样又回来一点。

 而大家的积极性就拉起来了。

 算是这么算,任局想了一下说道:

 “你别说,这样还真的能带动一下,我估计,到时供销社的收入都能增加,还有粮站那边卖粮食这些,手上有钱了,生活肯定是要解决一些。”

 “再来,就是信用社的存款也就能增加一些。对县里来说,就是一笔专款用出去了,水渠建起来了。对老百姓来说,又得了水渠,又收入了一点工钱,这才是叫看到了希望。”

 “对各部门的成绩来说,最后都是在增长。”

 “如果按你们原来的办法,那就只有把钱用到给百姓的保证的一餐饭上,然后可能会给水泥厂和打石头的工人点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