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又一个身份--小李委员(第2页)
“这样会有人投资吗?”
许校长好奇的问道。
“这不是投资,这是捐赠,对于成为北大基金会成员的个人,是可以享受到北大的关系的。
这就是我们吸引捐赠的第一个点,当然了这些捐赠也会公布出去,对于那些知名校友肯定也是一个吸引力,毕竟也是荣誉加身。
这只是第一层级的吸引力,下面就是我要说的第二层级的吸引力。”
听见李泽沧如此说,三个人好奇的看着这个最年轻的家伙,认真的听着。
“华国是一个很难拥有百年企业的地方,现在社会上已经流行一句话了,不怕富二代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就怕富二代创业。
资金体量大到一定程度,钱是花不完的,但是很容易赔完。
因此这几年在国外流行的家族信托,也慢慢的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
“我们北大校友基金会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捐赠的资金,拥有部分家族信托的功能。”
“这要怎么操作?”
“捐赠的本金是不退的,但是这笔钱的所有权是属于北大和捐赠者共有的,一家一半。
北大享有资金本体,和半数的投资分红,捐赠者享有剩余半数资金的分红。
这笔分红会根据基金会每年的运营情况,通过投资收益的模式支付给捐赠者指定的受益人。
甚至如果捐赠者不在了,这笔捐赠也是可以作为遗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
老钱思考了一下,缓缓说道:
“你的意思就是说利用捐赠的钱来投资,投资收益的一半反馈给这些投资者,另一半用来学校的发展,或者进一步扩大投资?”
“对,可以这样理解,不过50%是最大的回报率,以后根据基金会的投资回报率,会有一定的调整。
说不定我们的年投资回报率达到30%,那么就只能给你三分之一,以此类推,收益的大头肯定要用于在再投资或者学校的发展。”
“确定会有人捐助吗?”
“没有百年的企业,难道就会有百年的家族信托吗,企业会倒闭,家族信托就不会吗?但会不会有百年的北大,两百年的北大呢?”
随着李泽沧的这句话说出来,许校长和老钱眼睛瞬间亮了,心中想到:
信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给子女买一份保障吗?
那难道还有比北大这个招牌搞的投资基金会还靠谱的企业吗?
毕竟这是依靠北大的信誉作为保障的,就好像之前说到的会计师事务所,一样的道理。
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前期有稳定的投资收益率,而这不正是李泽沧擅长的吗!
至于以后,规模做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的范围肯定会十分广泛。
收益率不敢保证,但风险性肯定很小。
再说了不是还有北大的产业技术转化吗,如果基金会能将学校的这些技术专利,通过投资转化出一两家国内五百强,甚至全球五百强企业,你这不就是百年基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