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僧唐三葬,葬天葬地葬众生一把啄木刀
第五百七十七章 这是我的团队
“江流儿,你却要明白一个道理:便是‘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秉善念,行善举,你的修行便算是有了方向!无论你今后走到哪里,达到什么境界,这句话永远也不要忘记,永远!”
这是唐僧的师父,也就是唐僧的救命恩人金山寺法明长老,在幼年时教导他的话。
那句名言,他从少年时一直谨记到如今,即便是西天取经路上,他也没少用这句话来教导孙悟空等弟子们。
观音听到这句话十分耳熟,转念一想,掐指巡纹一算,便不由苦笑:“原来他讲的故事,却是真的!”
唐苦知道,这故事当然是真的,这是金山寺法明长老,少年时亲身经历的故事。
法明长老一辈子没有成佛,一辈子没有做祖,但是其一生都致力于佛法的传播和善念的传播,若论其功绩,比所谓诸佛菩萨还要耀眼的多!
虽然这世界的发展和原本的世界不同,但是法明长老少年经历的一切,应该都大同小异,他之所以成为一代高僧,也和他那时的经历有着相当的关系。
一个故事,成为了驳斥药师佛的最有力证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法明长老不是佛,不是菩萨,无论佛法还是修为,全都比不上这些成佛作祖的神仙们,但是他的作为,却要比这些高高在上的人要高不止一个档次。
甚至在唐苦将故事讲完之后,六七成西方佛教的弟子们都在心头升起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唐三藏真的太厉害了……这嘴皮子,能把死人说活!”
本心观音无奈的苦笑摇头,他知道,从药师佛败下阵来之后,佛门众人即便是再有话说,也没有一个敢上前跟他理论佛法了。
从气势上,从本身对佛法的理解,对佛法的认知上,他们已经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道路,而唐三藏的这条路,毫无疑问是真正的康庄大道。
反观佛门,为了保存实力,居然通过投胎转世的举动,保留了有生力量,但是却抢了原本属于人家的投生机缘,仅仅是这一举动,就已经是自私自利,落了下乘。